随着夏日的尾声悄然临近,2024年的8月22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意为“暑去凉来”,标志着炎热的夏季正式向凉爽的秋季过渡。这一时节,自然界的万物开始从繁茂转向成熟,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发生微妙变化。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处暑,字面解释为“暑气至此而止”,但实际上,它更多地是预示着一个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的过程。此时,虽然白天可能仍感炎热,但夜晚已能感受到丝丝凉意,是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转折点。中医理论认为,人应顺应天时,适时调整作息与饮食,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
常见饮食误区及纠正
误区一:贪凉不忌口
进入处暑后,不少人仍留恋夏日的清凉饮食,如冰淇淋、冷饮等,忽略了秋凉易伤脾胃的事实。这些寒凉食物过量摄入,易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纠正方法:逐渐减少冷饮摄入,转向温补食材,如红枣、枸杞、山药等,以滋养脾胃,增强抵抗力。
误区二:盲目进补
有些人认为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便大量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结果适得其反,导致身体负担加重,反而容易生病。
纠正方法:进补需因人而异,根据自身体质和实际需要,选择清补或平补的方式,如多吃鱼类、瘦肉、豆制品及新鲜蔬果,避免过于油腻和滋补过度。
误区三:饮食不规律
处暑过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可能会发生变化,容易出现饮食不规律的情况。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问题。
纠正方法: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
实用饮食建议
多饮温水,少喝冷饮:保持体内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同时避免寒凉伤胃。
润燥养肺:秋季干燥,应多吃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子等,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增加蛋白质摄入: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增强身体免疫力,为秋冬季节打好基础。
多吃果蔬,补充维生素: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应多吃时令蔬果,如苹果、葡萄、南瓜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身体健康。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随着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可能会增加,但应注意控制食量,避免过度进食增加肠胃负担。
处暑饮食推荐
1.百合银耳莲子羹
材料:百合、银耳、莲子、冰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银耳、莲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软烂,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滋阴润肺、养心安神的作用。
2.莲藕排骨汤
材料:莲藕、排骨、姜片、葱段、盐适量。
做法:将排骨洗净焯水,莲藕去皮切块。将排骨、莲藕、姜片、葱段放入锅中加水煮至熟透,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开胃、滋阴润燥的作用。
3.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小米、红枣适量。
做法:将南瓜去皮切块,小米、红枣洗净。将南瓜、小米、红枣放入锅中加水煮至浓稠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的作用。
处暑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转换点,需要我们适时调整饮食生活习惯,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也需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处暑后,早晚气温适宜,是户外活动的好时机。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通过科学的饮食调养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我们不仅可以享受秋天的美好,还能为接下来的季节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健康伴我们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