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边界”这个主题之前,我没有料到这个话题会让我有点抗拒而不太想写。
同时我越来越感觉到想把它介绍清楚,很确定超出了我现在的能力。
我只能尽力而为,把我认为自己知道的分享出来,如果其中仍有谬误之处,还请不吝指出。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哲人这样说过:
哲人:的确,阿德勒所命名的“个体心理学”这一名称也许很容易招人误解。在这里我要简单做一下说明。首先,在英语中,个体心理学叫作“individual psychology”。而且,这里的个人(individual)一词在语源上有“不可分割”的意思。
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社会个体会追求什么呢?会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而人际边界的模糊,背后的原因通常是“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所以无论在《正面管理》还是《P.E.T父母效能训练》中,都基于阿德勒心理学中的两个概念而发展养育良方,这两个概念一个是“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入口),一个是“共同体感觉”(人际关系的出口),这两个我们后面都会讲到。
所以解决沟通中的边界问题,确实不是只靠“沟通”就能解决的。
但即使如此,在我介绍有限的几个“沟通插件”之前,我想提请一个观点:即使给我们带来边界困扰的对方,他们自己也往往不好过。
因为“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一直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威胁着他们。
可能,也许,我们可以怀着更开放和更慈悲的心态来尝试看待他们。
我有一个朋友,如果按上篇文章所讲,他是典型的“操纵型”(不能听“不”)。他自身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家里开支比较大,所以经常以老婆孩子的名义和理由,向周围的朋友借钱。老实说,我肯定是不赞成他这么做的,尤其是他拿到钱后,还会乱花钱,就是不会精打细算,却花到不值当的地方去。
有一次和他在电话里沟通,他给我抱怨“我这次又一次相信了他,本来说很快给我,却一直没有。我恨我自己,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相信他,我恨不得戳自己一刀”。
这里面的逻辑正确性咱们先不考究,让我毛骨悚然的是:他是真的这么想的,他没有装,他是真的这么想的!
前几天在准备素材的时候,我特意找了一些资料,结果越看心情越糟糕,我一直不喜欢看这些悲情的内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我看到名优饭岛爱年仅36岁自杀于家中,而她的一生都在被抛弃,都在渴求家庭的关怀;
我看到电影里的松子,宁愿千百次地被欺骗,也不愿要一分一秒的寂寞。而她曾经最大的渴望是博得父亲一笑。
我还在某乎上看到一个评论:
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能够健健康康,能够没有心理扭曲地存在着,其实也是一种幸运。
幸亏我们可以像现在这样!
幸亏我们所遇到的沟通“边界”不是这样!
生而为人,“我们”很幸运!
下一篇,让我们重新回到我们熟悉的世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