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分享这事儿,我15/16两年做的最好,当时正在做科学育儿的自媒体,每天给海默专栏写稿,不管是出于哪种动机,反正是一写就是两年。
从17年开始科学育儿停止运营开始,我的专栏也就停下来了。
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就再也没有动力前进了。
这2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我的个人定位是什么?
17年闲下来以后,空余时间比较多,也就一些个人成长方面的内容,做过很多场次的分享。后来,也逐渐的失去了动力。
感觉离挣钱的事儿有点儿远。虽然,我始终对个人成长主题非常关注。
这个实践过程给我一个启示,我是不是还应该定位在商业领域,做一个商人呀?
不过,做一个合格的商人,最起码要对数字敏感,对于利润敏感,对于成本敏感吧?
我对这些都不敏感。
从起点上,我就五行缺五行,商人基因不全。
但是,虽然各种不敏感,但是我对逻辑感兴趣,对战略的事儿感兴趣,我自己觉得我天生就是一个当统帅的材料,最次也是一个参谋长的料。
我是把分享当成日记写了。啰嗦的太多了。
这会儿,想要分享,今天想明白一个事儿,准备进入测试阶段了。
前几天张兵给我发微信,说他的新书就要出版了,要给我快递一本。这是一个超级学习者,我刚认识他那会儿,他还在部队上,这几年下来,兄弟已经成了社群大咖了,连着出了3本书,搞起了自己的社群行一社,收费14万。可以说是牛人一个了。
他就是每天更新一篇文章,他写的新书的核心内容,日更的时候也都会发出来。我就去翻看他的文章,果然对个人定位有阐述。
依葫芦画瓢一顿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还是定位做习惯教育比较符合我的各方面需求。
从市场和需求的角度来看,针对孩子的习惯教育,针对大人的习惯养成,针对习惯创业者,这3类人而言,那需求都是杠杠的。
再加上,我自己在这个领域已经有2年的积累,其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了。
接下来,我先做一件事儿,就是把所有习惯类的书籍先做一遍拆解。
想到这一点就直接去京东和当当下单了。
明天就能到一堆书了。
这样,我的拆书本领就又有用武之地了。
平常写,每周搞一场直播或线下分享,就把这周的内容穿起来,搞一个现场拆书就行。
慢慢的就能形成一套我自己的习惯理论,接着针对3种需求,整几个社群,再出几本书。
把我在习惯教育传播方面的地位夯实了。
嗯,这个逻辑挺清楚的了,接下来,就是又一轮死磕加习惯养成了。
养成分享的习惯!
【关于加好友的事情,我不想加一些对我没什么价值的号,加就加愿意沟通交流,能相互贡献价值的好友。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欢迎加我微信970286,如果你马上没啥能够贡献的,那就贡献一个66元的红包。关注的专栏也可以围观我的习惯养成过程,了解我的生活,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