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组织开家长会,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需要在学校“传授”经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家长会是不是形式呢?其实我想说家长会基本上可以用“形式”来形容。每次家长会都是讲安全,说阶段总结,最后在来点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当然夸赞孩子的话贯穿于整个家长会过程,假如碰巧你这届学生一年一年的代过来了,你会发现就连你的家长会每次都一模一样。听着都有点扎心,感觉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有的家长确实就是觉得是个任务,甚至连来都不来,大街上见到自己班的班主任,可能连认识都不认识。
如果你觉得没有没用,那可就真的没用了。其实这件事,还是有很多意义的,有意义的前提是你得变形式,不能每一次家长来你都是这几个流程,换句话来说,家长来这里开家长会没有一点收获,他们参与度势必会降低,甚至有的家长来了别说收获,反而对老师产生反感的情绪,那更得不偿失。
今年我看到很多形式多样的家长会。有班主任和家长们互动起来了,有拍抖音的,有给家长颁发奖状的,还有的让家长上去分享经验的……其实形式很多种,往往我们给大家一个方向就够了,内容需要各位老师去填充。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他们也有自己的风格和“主义”,我们不能千篇一律的规定,规定来规定去就会出现每个人都一样。和教育一样,我在教学中从来都是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题,而不是非要按照课本或者非要和学习好的同学写的一样。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学们看到长方形求周长,就会背公式去套公式求解答案,其实可以想象当年老师教他的时候一定是背公式最后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很失败,因为他们就只会套公式,以至于你问他周长的概念,他们不知道。六年级的孩子有时候会把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搞混,就是这样的原因。当时老师上课应该给学生们淡化背公式,而是让同学们理解了数学背后的真正含义,而不是表面。周长是一个物体一周的长度,如果孩子们理解掌握了这个概念,还会搞不清楚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孩子们更多的是用面积公式计算周长,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学面积公式是在学习周长公式之后,所以又是背公式,两个公式都背下来了,也就都搞混了。
这次家长会过后,班里留下来了好几个以前没有交流过的家长问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典型的一个家长就是李MX,他最近在班里表现的很好,就是因为上次夸奖他很棒。他妈妈给我分享了他在家的点点滴滴,他座位靠窗,有一次太阳直射到他课本上,他把书立起来,语文老师走过来把窗帘给他拉上,他记得一清二楚,给他妈妈说语文老师真好,要是以前的语文老师早就开始说他读书不规范了。还有就是语文老师在让他背课文时,他背的不熟练,语文老师温柔的给他提示,还给他说慢慢背,不用慌,他说要是以前的语文老师早就开始吵他了。不得不说老师们的举动还是很能影响孩子们的,他现在特别爱上语文课。
如果不开家长会,我了解不到这么多孩子们的变化。如果不开家长会,我更了解不到家长的想法。家长会到底有没有必要开?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也给我们的老师留下了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因为你要是一直固定套路去开,没有任何长进的每次都是那么几句话,就和教学一样,观念不更新,形式不多变。有人把一年过成一天,第一天那样做,剩下来的364天都是和第一天一样。那家长是不会“买单”的。
今日反思
1.家长会上多夸奖孩子们的成长,并且一定点名表扬。表扬针对个人,批评针对全体。
2.记住每个帮助过你的人。今天回老区的路上,车胎扎了,给一个朋友打电话,没说让他来,开着车就来了,他家里还有孕妇。
3.多和家长沟通,一天一个,或许自己会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