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天时间看完了第一遍的《正面管教》总结一下收获。
首先,正面管教能带给孩子什么不同?
一.七项感知力:自信、价值感、影响力、自省、社交力、控制力、判断力。
二.互相尊重,冲突时使用积极暂停。
三.倾听他人
四.参与解决问题
五.矫正错误目的以及错误行为,关于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不良行为。
四种错误观念:寻求过度关注、权利、报复、自暴自弃
六.正确使用权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和选择
七.矫正错误的三个行为
1.承认错误
2.和好
3.解决
作为家长和老师从正面管教中能学到什么?
一.态度方面:和善而坚定,保持尊重。
二.给予孩子选择,告诉她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有什么区别?
三.不能冷静处理问题时,需要积极暂停。
四.孩子的不良行为想告诉你什么?
五.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六.赢得孩子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七.面对孩子犯错我们要做到鼓励、支持、尊重,让他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犯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先同情自己或孩子,接着通过行动使受害方感觉好起来。
九.哪些情况下不宜采用自然后果:
1.当孩子处于危险中的时候
2.花时间训练。
3.当自然后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
4.当孩子行为的结果在孩子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自然后果就不会有效
十. 构成逻辑后果的四个R
1.相关; 2.尊重;3.合理; 4.预先告知
缺一不可。
十一.提出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孩子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
1.不预设答案,因为心里有了答案就不能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
2.情绪烦躁时不能提问,平静下来后开始提问
3.问题要发自内心,并表达同情与理解。
十二.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点上,将缺点的不良行为转变为对他人有贡献的行为
十三.无论什么时候孩子比物品和事情更重要,这个太古必须让孩子知道。
十四.事情在变得更好之前可能会变得更差。
十五.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我的总结并不全面,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是很多的收获了,很多时候需要亲身体会才能更好的领悟和运用这些工具。
总结《正面管教》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家长和老师们有时候会如何掩饰惩罚? 把惩罚称为“逻辑后果”来伪装惩罚。 2.很多孩子在受到惩罚时,想的是什么?...
- 一、选书原因 作为教师,总是对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以正确的方式管教孩子极其感兴趣。希望可以通过不断地汲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