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论语》
一个人在家里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就要敬重兄长,做事要谨慎而讲诚信,对待众人要有一颗宽容的仁心,多靠近有品德的人。做好本职工作后还有时间的就当学一些琴棋书画运动等相关爱好来提升自己。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说在做的时候要是有多余的精力就应该多读点书,加强文化功底,并且能够增加一些兴趣爱好。这个顺序我们应该要谨记,而且在各种生活方式变化的时候这都不能改变,孝悌、谨信、亲仁、学文。
凡事都得先做起来,就是先得有个行,其次才能把所学用上去,在用的时候会发现有时候短路了,那么就继续学一学,甚至要钻研一下,要像研究生一样在工作中研究一天的、一周的、一月的、一个季度的和一年的工作情况。做好基础工作是第一要事,就是所谓的行。在工作岗位上的事情研究好了之后有多余的精力就学点其它的,当然也可以多读点书,多深入学习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化。其实这些学习会反哺到工作中,给工作又会带来许多的能量。
刚上社会的那段时间,自己一度觉得忙到没有时间看书,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干活上,但是真的有那么忙吗?每天所有的精力都会用在所谓的行动上?没有坐下来刷一会抖音看一会剧?没有发呆和走神?其实孔子讲的话应该是比较客气的,让我们在空闲之余要多学一些。
当我们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才是学习真正的开始,这个时候我们的行是第一的,但是也不能没有了学,所以工作以后最不能丢下的就是读书,读书时候最危险的就是空读,没有实践就无法理会,所以学校也会经常组织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那个时候学第一,实践第二,一但真正进入了工作就是实践第一,学靠后,不过真正看懂了就是知行合一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和做其实又是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