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一老公回老家接女儿回来,当天晚上跟我卧谈到凌晨两点,聊得最多的话题还是关于我的爸爸。他在我家待了两天,正值夏末秋初之际小院里百花绽放,岁月静好。偶尔跟着我爸去山上地里摘南瓜和山豆角,在集市上赶集,遇到卖菜的老人一整天守着几把自己种的菜换来一点点零花钱,不禁感慨还有那么多人的生活非常的不容易。他说现在我爸在老家主要忙着照顾两个老人(奶奶和姥姥),点点滴滴无微不至,对老人言语温柔眼里有爱。亲戚邻里谁家有事还喜欢找他帮忙,抽空还能把家里小院,自己开的菜地,还有不多的几分地打理的很好,而且闲来还能和村里的伙伴们打打牌,感觉高效能的做了好多事,老公对老爸的佩服表现在言语神情中。
没错,老爸就是有种无穷无尽的能量在他身上,精气神十足,眼里有光,走路脚下生风,做事雷厉风行,充满智慧。只要我们回家,大事小事都不用操心,他给安排的妥妥的,被无条件的宠爱着。
老公说他是有福之人,才能有不断的为自己积福的能力。我深深的认同,我说老爸积的最大的福就是无条件的养育了我这个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女儿了吧。三十七年前,结婚几年的父母以为他们没有生育能力,决定抱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便是我,他同事家的二女儿。我生下来7天便来到了这个家庭,而那时他们并不知道,妈妈已经怀孕了,而我比妹妹仅仅大七个月。命运就这样神奇的把我们安排在了一起。从记事起爸爸对我比对妹妹就偏爱很多,在他的带领下,所有的亲戚甚至周围的朋友,对我也格外的照顾,一直以来我以为是我乖巧懂事的原因,理所当然的接受着这份爱,泡在蜜罐里长大。直到有一天我亲生父母家的大姐结婚把我叫去相认了,看到跟我外貌甚至脾气秉性差不多的一家人,我才知道我的出生之事,而知道的那一刻我并没有任何受伤的感觉。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我更多的是愧疚的爱。回到家,爸爸笑着说:多好呀,你有两个爸爸妈妈疼你爱你,还有很多兄弟姐妹互相帮助,还有比你更幸福的人嘛!在那个计划生育的年代长大,越是不让生,家家户户反而偷着生,所以生多了养不起或者想要男孩要不到,而把女孩送人的情况太多了,每每听到别人的故事,还带着点些许凄惨和悲伤,我都庆幸自己是所有被送走的娃中最幸福的那一个,因为遇到了我的爸爸妈妈。长大后我曾经问过妈妈,为什么对我比对妹妹好很多,妈妈很朴实的回答:积人家的(孩子)福,就是积自己的。意思就是对我好了,他们自己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差。一开始是这么想这么做的,随着岁月之河缓缓流淌,这份爱也流进了血液里,融进了骨髓里了。
我的爷爷年轻的时候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是军医,抗战胜利后被分配到县城学校做校医,退休后,爸爸继承了爷爷的铁饭碗,在老家的镇中学做老师。妈妈在十公里外的老家带妹妹还有忙农活,而爸爸带我在身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我,那时候一周回家一次。一路上,他一边瞪着自行车一边教我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回到家后要先抱抱妈妈,第二天星期天回学校的时候让我亲亲妈妈再走。这些不经意的小事,很自然的让我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细腻的爱,闻着妈妈身上头发丝上特殊的香味,有着十足的安全感。直到长大,青春期叛逆的时候,与妈妈意见不合的时候,毕业结婚后不怎么联系妈妈,凭感觉先联系爸爸的时候,记忆中的妈妈的温情再次浮现,将我拉回来,更多的关注平时默默无闻沉默的妈妈。妈妈的原生家庭相比于爸爸差的太多了,有时候能感觉到她骨子里带着的一点自卑和自怨自艾,在爸爸多年的呵护下,慢慢打开内心,将生活过的认真而平和。爸爸常说,妈妈给我们带孩子那是绝对可以放一百个心,又讲究卫生又耐心细心。可是啊可是妈妈有很少的时间给我们帮忙,即便来短短的几个月他也不放心独自在老家照顾老人的爸爸,担心着他饭吃不好,衣服没人洗,不洗脚就睡觉。在我这住一天有着一天的煎熬,虽然在我看来一点都不算困难的事,离开爸爸,她也失去了内心的定力,焦灼的盼望着何时回家。妈妈一辈子不需要钱,因为缺什么爸爸都已经提前想到买好了,不需要她操心。爸妈之间的爱无声胜有声,我们受到的是日日的耳濡目染。
老爸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他是学校的会计,那个年代算账还是珠算,经常在爸爸的大办公桌上,他工作,我做作业,我听到的最美好的音乐就是算盘上的珠子碰撞的声音,有规律的发出清脆的响声。我问他会不会有算错的时候,他回答很少,也有几次给老师的工资算少了几毛钱,还是拿自己的钱陪上的,说这句话的时候显然是很骄傲的。他还经常教育我要公私分明,个人绝对不能占一分公家的便宜。我在那个有着大大办公桌的小小的办公室里看爸爸给每个老师熟练地数着钱发工资,跟校长和老师们谈着工作,晚上我会和老师们的孩子一起在初中生上自习室的教室外面,找个灯光很亮的地方玩跳绳等游戏,我的童年就这样在快乐的度过了,而爸爸认真工作的印象定格在我大脑中的记忆库里,随着我毕业后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一点一滴显露出来。爸爸退休后又听他说,干了二十多年的会计,校长换了四任,唯独他一人没有换。他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也收获了别人的尊重。小镇上凡是认识他的人没有不尊重他的。学校的老师们亲爱的叫他“大哥”。我想这都是相互的。
去年老公胳膊意外骨折,我们瞒着家人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后来爸爸知道后每隔几天就会打电话关心老公的伤势,和他聊天,那段时间一颗牵挂的心陪着他走了很远,让他备受感动。也给我视频,关心我的情绪感受,肯定我的付出,鼓励我们直面困难,努力克服,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这份力量让我越来越远离玻璃心,越来越有韧性。今年春天奶奶被接到曲阜姑姑家小住,爸爸终于有空来上海看望老公,不巧老公的爷爷去世的消息传来,他刚落脚还没来得及休息,就马上安排我们回来家办丧事。态度上平静的看待人情世事悲欢离合,行动上就要尽力,不要抱怨,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这次老公在开车回来的路上跟婆婆又聊起我爸爸,婆婆说他们也都很佩服,能够做到对上对下对身边的人,这样的付出,找不出第二个人了。老公对婆婆说,将来把孩子养大了,也学我爸回老家好好的照顾两边的老人,这是我爸应该得到的。我听了特别的欣慰,了却了我们家没有男孩给老人养老的传统观念。在农村,家里没有男孩永远是个痛,曾经有多少人劝我爸妈再领养个男孩养老,我爸总是笑着说,不用了,想明白了,把自己的几个孩子照顾好就可以了,他相信等他老了,我们姊妹不会不管他的。
爸爸用实际行动改写者既定的人生轨迹,在本该享福的时候却还在发光发热,无私奉献。但也不耽误享受人生,看看越来越生机的小院就知道了,再看看节日里,回家的看望他的儿女孙辈们热闹的场景,他也在很知足的享受着天伦之乐。
我又在盼望着下次能回到小院里,回到爸妈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