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把实现财务自由作为自己的目标。
换句话说,就是想早日实现有钱这个愿望。
但是,没钱的时候难道就要一直不快乐吗?
当然不行。
另外,有钱以后呢?有钱以后就会更快乐吗?
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发现,有钱确实会比没钱更快乐。
但金钱对快乐的影响差异却只有25%。
调查显示,收入最高的群体觉得快乐的时间,较收入最低的群体多25%。
后来,这项调查继续。研究者发现,非常富裕的人平均77%的时间觉得很快乐;生活小康的人则平均62%的时间自认为快乐。
这差别倒也不是特别大。
重点在于,即使有钱是自己的目标,但我也要让自己有钱没钱都觉得快乐。
最近看一个公众号写苏轼,觉得特别有意思。
小时候我对苏轼的了解停留在他的文学,以应对考试;工作以后,我对苏轼的了解停留在了吃,因为他作为吃货的态度,我真是爱极了。
这个人被贬不知道多少次。就真是那种仕途上的倒霉鬼,被朝廷越贬越远,最后甚至到了海南…
但是他却并没有精神熵——也就是没有自怨自艾,把注意力集中在痛苦上。
相反,被贬到哪儿,他就发掘哪儿的食物。
东坡肘子,海南烤生蚝,日啖荔枝三百颗…都是苏轼的心流体验,看到他描述食物的文字,都能让人产生满满的口水和幸福感。
不管这东西是否真的好吃,起码苏轼都觉得好吃。
有多少人在今天吃饭的时候,都是边看小视频边囫囵吞枣,既没有看食物的色泽,也没有感受食物的香气,甚至在吃的时候也没有细嚼慢咽。
各种调味料,辣味卤味盖掉食材本身天然的味道,让人在快速食用很多以后才开始产生饱腹感。
有钱的人享乐时,不一定是快乐的;没钱人感受乐趣时,却一定是快乐的。
享乐转瞬即逝,乐趣却回味无穷。
有钱人可以日日山珍海味,大快朵颐,是享乐;没钱的苏轼细嚼慢咽,分辨着各种不同口味、作料之间的细微差别,觉得吃这件事乐趣无穷。
享乐可以不花力气,被动地娱乐自己;但乐趣必须运用高度的注意力,在专注中获得快乐。
想起以前我在德国,发现当地家庭有个特别之处——就是非常多有小孩子的家庭都不会在家里摆放电视机。
我当时还询问过一位妈妈不放置电视的原因。难道是因为没钱买电视?我们中国人家没有电视的,恐怕只有山区…
结果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享乐和乐趣的差异。
让孩子看电视,无异于让孩子被动地接受娱乐,是一种享乐;而德国大部分幼儿园到小学毕业(10岁)接受半天制学校教育的孩子,整个下午都得自己想方设法、主动寻找乐趣。
他们可以去找朋友踢球、去俱乐部参加运动…;在花园里荡秋千、建造树屋;去湖里游泳… 这才是他们父母引以为豪的乐趣。
我看到的很多七八岁孩子都长满了腹肌…
想来,这和我们中国曾几何时那种儿时的乐趣差不多。
却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们的中国孩子却以手机游戏电视机为乐,成年人以刷抖音看视频为乐。
这被动的享乐主义,带来了近视率的提升和空虚寂寞冷。
虽然成年人看短视频,孩子看奥特曼哈哈一乐,但乐完了呢?是否又陷入了一种不自觉的空虚?
不会自己绞尽脑汁集中注意力寻找乐趣的人,不管有多少钱,都是不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