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和无私,爱和恨间仅是一线之隔。越过它,你可以感受到舍已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这是最大的喜悦,也是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自私的人无法想象这种觉悟的情境。因为他们停留在狭小自我的束缚里。无私是世界所有伟大人物共同的特性之一。没有无私的服务,做什么都不会得到成就。如果所从事的行为是自私的,纵然读破万卷经书也是枉然。
《大师在喜玛拉雅》
读到这段话时,我继续反思自己的心行,也想到这几日读历史书的内容,一些手握大权的朝臣,聪明有才,却在国家重要时刽起了私念,导致国破家亡,自身惨死。还有一些是无能小人当道,残害忠良,把一个好好的国家折腾的七零八落,无数生命死去,惨绝又悲壮。
那些手握重权,经历过无数人和事,却因一己之私贪欲,导致国家倾亡,无数士兵百姓惨死……人的自私和欲望会让人变的愚蠢无知,遮敝人的慧眼,这样的愚痴是不是肉体自带的程序?
《道德经》里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若吾无身,吾有何患。修行也是要超越这套程序。反者道之动。
也是顺则凡,逆则仙。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早上雪师讲课时讲到了,要时时觉察自己的念头,有错就改,不把错误留到下一顿吃饭前,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
自己平时不思考,人的思维是有局限的,要不断从书本中吸取营养,要海纳百川。
有好多重点,只记了这么点,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