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洪录【27】
【原文】
先生曰:“‘烝烝,不格奸’①,本注②说象已进于义,不至大为奸恶。舜征庸③后,象犹日以杀舜为事,何大奸恶如之!舜只是自进于义,以义熏蒸,不去正他奸恶。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舜初时致得象要杀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过处。经过来,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责人,所以致得克谐,此是舜动心忍性,增益不能处④。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的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
[注释]
①蒸蒸乂(yì),不格奸:语出《尚书.尧典》,原文:“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蒸蒸乂,不格奸。”大意是:瞽叟的儿子(指舜)父亲愚顽、(后)母暴虐、(兄弟)象傲慢,舜都能尽孝悌以感化他们(令其良知自我发觉而改进),臻于家庭和谐,循序渐进地去熏陶感化他们,不以杵逆激化他们的方式待之,以避免其奸恶之行发作。
② “本注”二句:汉代孔安国注:“谐,和。烝,进也。言能以至孝和谐顽嚚昏傲,使进进以善自治,不至于奸恶。”
③徵庸:语出《书经.舜典》,原文“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大意是舜三十岁被召来用事,在其职位上干了三十年。
④动心忍性,增益不能:语出《孟子·告子下》第十五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译文]
先生说:“《尚书》上所谓的‘烝烝,不格奸’,本注上说这是指舜的弟弟象逐渐接近义,不至于成为大奸大恶了。舜被征用后,象仍每天想去谋杀他,什么样的大奸大恶能像他呀?但是舜只是以义来要求自己,用自我克治去感化象,而不是去指责纠正象的奸恶。文过饰非,这是恶人的常态。若要去责备他的过失,反倒会激起他的恶性。开始时,舜使得象要害他,只是因为他要象变好的心太急切了。这就是舜的过错。有了这段经历,舜认识到功夫只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去责人,所以能够达到和谐。这就是舜的动心忍性,增加自己能力的地方。古人的言论,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因此记得十分亲切,留存到了后世,歪曲变通,只把这个当做人情。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怎么能说得那么苦口婆心。”
[解读]
《尚书 尧典》,四岳向尧推荐舜说:“瞽子,父顽,母嚚(yin),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他是瞽叟的儿子,父亲心术不正,母亲愚蠢而顽固,弟弟象傲慢而不友好。但他能和谐地与他们相处,用孝行感化他们。烝烝乂,乂,就是义。烝烝,一般解着厚美,或同“增”,增进、发扬,只增进发扬自己的仁义,不去格奸,不去指出、格正父母兄弟的奸恶。王阳明这里,把烝解着蒸,熏蒸。
王阳明这段话可以从个三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秉承上一节,开导人,做人的思想工作,关键不是施加外力去纠正他,用外力强行去纠正别人,往往适得其反,欲益反损。关键是激活他内心本来就有的良知,让他发自内心地主动去认识事理。
其二,依旧是“春秋责备贤者”的传统思想,象的行为恶劣至此,阳明却没有提一句象该怎么怎么办,完全是拎着舜说事儿,说“舜初时致得象要杀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过处。”这些话如果拿到现代这个讲求人人平等的时代来说,完全是无稽之谈,你处心积虑想要杀我害我,最后还落得个我的不是了,天下岂有此理?但是圣贤之心和佛门说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有异曲同工之处,一切问题到我这里为止,我力所能及的责任,绝不推给别人,“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语出《孟子》!”这里强调的就是圣贤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绝对不能把自己混同为不明真相的普通大众。
其三,“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我们的教科书中曾经节选过《孟子》中的一节,命名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上学那会儿,好像是出现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上。人的才能在是内心最受煎熬的时候增长的最快,当然前提是你的所行是合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