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代芳华?
和这个学校里很亲近的两位朋友一起去看的冯小刚的《芳华》。(想必没有他们我也不会去看这部电影,也不会在多年后拥有一段回忆。)那是小雪过后的一个清冷的周五的夜晚,有着考试过后的莫名欣喜,有着晚会之前的些许期待,还有,芳华未逝时“笑从双脸生”。我们就这样欢乐地相聚着,去看他们那场分散的记忆。
她说,他们的芳华已逝。正是因为逝去,所以才会留影。
但故事的一开始,便表明冯导的阶级和那个时代的普通大众差的有些远,因为坐在电影院里的一所普通大学的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看见那就是他们的青春,甚至还是想要经历的青春。这也是吸引大众眼球的一个地方,它毫无预兆地告诉我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工团就是一个现在的普通学生仍然想进入的地方。舞蹈、乐队、歌声、热气腾腾的浴室、水花溅起的泳池…..青春里各种形式的美好都在这里应有尽有。所以,无论故事再怎么写,这也不会是一个时代缩影,而只是冯小刚和严歌苓那一个阶层的专属记忆。也许会有人解释,开头美好的青春回忆代表着对那个时代无声的控诉——既然不能长歌当哭,不能”晤言用字写”,那就用舞台上、泳池边美好的肉体来挣脱束缚与禁锢。可是,明明知道这个桎梏是无法摆脱的,那青春回忆是不是就成了快意之下的过意渲染呢?
不管怎样,为了反省与忏悔,故事的主人公定格在刘峰和何小萍。他们都不属于文工团。
刘峰是文工团里的“活雷锋”,正因为善良得崇高所以被视为另类。 所以,当他脱下他那负重的雷锋称号,坦诚地向一个女孩表达爱情时,得到的只会是检举和下放。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放肆便是不由自主地拥抱了林丁丁,可正是这次放肆,却消解了平生功绩。
何小萍是文工团里的新兵。好不容易摆脱了受委屈的继父家庭,却不得不在团里继续忍受着敌视与冷漠。被集体拒绝的原因不过是落魄的家世、后天习得的孤独和青春本有的敏感与躲闪。可正是这个最沉默的女孩,最受到欺负的女孩,才敢于接受父亲的病故和刘峰的下放,才敢于说出最想说的话。
“只有不被善意相待的人,才知道善良是什么样子”
这句话是诠释他们关系的最好注解。
电影的感情主线随着他们离开文工团而不断加粗。刘峰下放云滇边境后不久便加入了越南战争,何小萍随文工团在高原进行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后的A角演出后进入了战地医院。加粗的不是两个人的感情,而是芦苇丛中时代的枪林弹雨血肉横飞带来的恐慌感和鱼水情。战争带来的最表面的后果是刘峰的残肢和何小萍的精神病。伤痕,一个肉体,一个精神,他们达到了某种契合。
可时代的钟声还在情怀中纠缠回环。明显的时代标志就是那个举国哀恸的1976和百花齐放的1978。这两年发生了什么已经不用我赘述,对于影片而言就是成就了文工团解散的离别大渲染,夹杂着政委和分队长的临别寄词,小穗子撕碎的情书和人去梁空巢也倾……导演的情怀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为的是纪念他的那些花儿,为的是让毕业班的你们我们抱住对方的肩膀。
至于刘峰和何小萍,他们该到一起了吧?可是并没有,他们依然天各一方。刘峰身有残疾,颠沛流离,被妻子抛弃,辗转到海口做生意却被城管缴了车。遇见了当年文工团的高干子弟郝淑雯才得到帮助。于是天各一方后的经历娓娓道来,不过是利名二字。影片接近结尾,总算安排了刘峰和何小萍的相遇,尽管各有各的不幸,但他们都很知足。因为他们侥幸靠表面的伤痕躲过了时代的伤痕,同时也没有遭到这个世纪的污染,所以纵使尘满面,鬓如霜,也一样能厮守终老。
说了这么多,问题在于,明明是他们的芳华,我却分明看见的是自己的青春。据说,我们是没有经历过伤痕的一代,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一代,同时也是最随波逐流的一代。我同意这个评价,可也不恭维他们的青春,毕竟我所处的,应该只是路遥笔下那个《平凡的世界》。多年以后,面对着马路上有些萧索的新华书店,我也许会一时兴起走到里面找一找精神的存在感,那个时候,亲爱的朋友,你事业有成,你前程似锦,你落魄潦倒,你忙于奔命,我们再在那儿,说起今天晚上看的电影,我们也不过是一句:当时多美好。原谅我不想,不想在我芳华已逝的年纪再重新看这篇文章。请把音乐声调高一些吧: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