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绑腿-行缠-腿绷
清晨,柴炅和王梦禄习惯性站立在早操的行列中,王梦禄还穿着孝服。唐顺之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然后脸色一变,有些厌恶的看着被唐立之揪出屋来的唐鹤征,唐建挑着行李无可奈何的跟在后面。
“柴炅,王梦禄,你二人出列。”唐顺之木着脸说道,待二人出列,转头对唐立之点点头。唐立之便向前一步,正要说话,赵一宁举手出列道:“先生,学生还是想去。”他昨日便请求,却没获同意,唐顺之只是允他在账上借钱给了王梦禄丧金。
“不必,你的情况和他们不一样”唐顺之毫不犹豫的拒绝,赵一宁的性情他是了解的,散漫不羁,天真单纯,又无得力仆役,只会耽误行程。
赵一宁只好向王梦禄行了个礼,退回队伍中,这时,大多学子也纷纷向王梦禄作礼。
唐立之没有制止,只是回头看着旁边站着的柴富,直到柴富点了头,这才回头吼道:“终点龙池镇,全体向右转,出发!”然后跟着跑动起来的学子们慢慢跑远。
唐顺之目送他们消失,这才回头对三主三仆道:“你等此行以速归为上,沿途勿要逗留,如有事故,均由柴炅决断。”柴富等人自无不可,唐鹤征却有些不服:“父亲,吾比他大四岁呢!”唐顺之很是失望的嘲讽道:“你如何起身的?”唐鹤征脸色一红,喏喏的没有言语。
“刚才的意思,你听懂了吗?”唐顺之又对唐建说,唐建看了自己少爷一眼,这才回道:“小人明白了。”
“这是吾写的祭文,便由你在王翁灵前诵读。至于这名刺,想来在这南直隶地界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唐顺之自嘲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和一张名刺,递到柴炅面前。
这名刺相当于后世名片,后世常用名片的柴炅自然知道,这可比名片有用多了,毕竟这个时代愿意假冒伪劣的人相对后世太太太少了,忙上前一步接过,和王梦禄一起行礼。
唐顺之又道:“吾已让食堂先做了你等的饭菜,你等去吃了便上路吧。”说完便挥了挥手,拿起一杆长枪向塾后竹林走去。
看着老师远去,柴炅拍拍王梦禄的肩膀,又示意几个仆役也去食堂早食,见唐鹤征楞着不动,上前道:“元卿兄,在生吾的气啊,别气了,把梦禄安全送回家才是正事对吧?四郎他们期盼的可是你平安归来呢。”
唐鹤征顿时有了精神回道:“那是,四郎他们在乎的可不是吾吗?”身子才一打直又缩了下去:“吾倒不是气你,这点气量吾还是有的,只是父亲一直看不起吾…….”
柴炅内心有些好笑,这位元卿兄都二十出头的人了,还是中二少年,表面上也只能拍拍他肩膀,搂着他和王梦禄言语着走进了食堂。
食堂里仆役正布好早食等着他们,两张桌子上的摆设都是一样,中间是一钵难得一见的咸泡饭和一笼白面馒头,泡饭里明显有双份的肉丝,旁边还有一大碗腌萝卜干,外围放好三个空碗。
唐鹤征惊讶的叫了一声:“阿嗲今天这么舍得?”柴炅和王梦禄同时在他背上打了一下,推他坐下,闷声吃了起来,三个仆役看了一眼,便在旁边桌子坐下也吃了起来。
临走的时候,食堂仆役拎了一个包裹给唐建,唐鹤征问是何物,仆役答是馒头和鸡子,老爷吩咐做好,让少爷们路上进食。
唐鹤征闻言一怔,没有说什么,他心里知道,父亲是知道他喜食鸡子的。
出了私塾,几个人没有逗留,很快由柴富辨明方向,先北后东转进了山间小道。
此时朝阳已经慢慢升起,晨雾轻舞,道路两旁竹枝曼曳,远处偶有雀鸣传来,一股早晨的清香弥漫四周。
唐鹤征虽性格豪爽,好歹也是出声书香门第,对这景致大加赞叹,纠缠着柴炅来首诗词。柴炅与他交往数月,早已清楚他的性格,自是谦让两声便不予理会,后世的咏竹诗他记得不少,但是现在他得顾着王梦禄的心情,将他平安送达才是目的。
几人正走到一片乱石处,前头带路的柴富突然停下,几个人都有些发愣,只有前世当过兵的柴炅下意识的握住刀把,紧张的打望道路两旁。
柴富笑嘻嘻的走到他面前道:“少爷不必紧张,不是周围有动静,只是下来还有许多山路要走,小人想给少爷打上行缠。”
行缠这个词柴炅还是第一次听说,不清楚是否自己不了解的明代常物,只好嗯嗯了两声,含糊答应。柴富便扶着他找了块山石坐下,然后从包裹里拿出两块长布,掀开长衫下摆,开始在他腿上裹缠起来。
柴炅看着他动作,布条慢慢在腿上成型,越来越有熟悉的感觉,后世他入伍时虽然已经不用,但是他多少在影视剧和老照片里看到过,不由脱口而出:“绑腿?”
低头缠布的柴富不由一愣,“绑腿?这个是行缠啊。”
柴炅后世还以为是军中前辈发明的,却不想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了,不由浮想联翩,一边感叹古人聪明一边找了个借口:“吾在书上看过某物与此极度类似,名曰绑腿。”
柴富信以为真道:“哦,这绑腿一词确实比行缠贴切,以后就叫他绑腿了,少爷真聪明,读书多就是好啊。”然后又继续裹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