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因为换工作的原因,一直没有进行系统体检。偶然一次刷抖音,看到湘雅优惠体检套餐时,果断下了单。上周早上6点多就起床去了体检中心。3天等待后,结果出来。结果既是意料之中,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密密麻麻的检测数据翻看了好几遍,发现数据旁边的上下的箭头消失了。
看着消失的箭头,我也在书房的柜子里,翻找出这些年的所有体检报告。在看刚参加工作前两年的体检时,数值的上下箭头也不多,之后这样的箭头有了两三个,到2019年达到了14个,医生给出的建议从一两行到一两页纸。2019年的报告里,我开始出现了脂肪肝、高血压和甲状腺结节这样的隐形疾病,当时体重也达到了70公斤。
摸着厚厚的肚皮,看着发黄的脸以及一直想嗜睡的状态,深深地陷入了自责与迷茫。当时脑子只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我绝不能任其不管了,我要改变。
奔跑起来,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改变的第一件事情,我想到的就是锻炼身体。跑步、练操、打拳、做力量训练等等,我下载了一堆APP,里面的各种课程看了一遍,偶尔也练了一段。不过,整体效果并不满意。就拿跑步来说,刚开始时,我的目标是5公里,可是每次装备齐全跑时,一到两千米时,肚子就会莫名其妙地疼起来,不得不中断跑步。开始总觉得是自己吃得太多的原因。接下来就开始调整吃饭时间,让自己吃完饭到跑步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不过效果有所改善,但并不明显。接着是调整跑步时间,从晚上换到了早上,效果依然不好,早上跑完,整个人还陷入了疲惫状态。这样不断调整,跑步也时而兴起,时而中断。
一晃一年过去了,7月单位体检通知来了,但我却感到紧张。三天的体检时间,我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找借口。体检时间就这样拖到了12月,单位再次发通知,如果12月没有预约上,今年就没办法体检了。没办法,在12月中旬的一个休息日,我硬着头皮去了。当时心里很清楚,体检结果比前一年好不了多少。一个星期后,结果出来了,我并没有特别想打开。后来翻看时,结果跟预想差不多,不过,其中脂肪肝变成了轻度脂肪肝的字样让我眼前一亮,这也意味着断断续续的训练好像也起了一点变化。
后来的后来,我也在坚持中痛苦了几个月。不过我也开始寻找方法了,一次偶然机会,我在樊登读书里看到了关于跑步的书籍,这才发现原来的我在跑步的心理准备、预热准备以及跑姿等方面都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按照书中所说,我开始调整跑步的预热准备和跑姿等等,开始效果还是明显的。我的跑步距离从原来的1公里慢慢拉长,半个月后,我跑了第一个5公里。
不过,再加长距离,我的心理和身体又开始发生“碰撞”,要想突破10公里,又成了我的新难题。当时,我一直很羡慕朋友圈上能够轻松完成10公里、半马、全马的朋友们。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开始寻找答案的方法。还是因为一本书,我知道了如何让枯燥的跑步过程变得有趣,让自己真正爱上跑步的过程。这本书就是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了些什么》。这本书记录了村上春树在跑步的时候所思所想,文中很多语言没有精心组织,更多的是记录当下的感受。在书中,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开始专注自己的呼吸,专注眼前的风景,专注脚下的路。奔跑时,我不再在在乎速度,也不在乎完成的结果。有了这些正念的想法后,跑步就成了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自己开始关注身体的变化,感受每次迈出步伐后,肌肉的收缩变化。当然改变也是悄然的, 如今我也能轻松完成10公里,完成半马。接下来,我还想尝试人生的第一个长马。
越跑越轻松,越跑越想跑,我尝到了内啡肽带来的快乐,我爱上了痛苦后、坚持后带来的惊喜。爱上跑步后,也许真的不在乎天寒、烈日,迈开腿,就能带来卡路里消耗的快感,沿途变化的四季的惊奇,看到了浏阳河水上涨下落的变化,看到了钓鱼人不断变化的位置。我开始关注天空,学会了抬头看月亮和星星,我开始专注思考,也懂得了所谓的自律。
当然最大的变化是体重和体脂的变化,体重常年维持在了65公斤,体脂也降到了18,肚子的肥肉不见了,腹肌线条变得明显了。我不在为奔跑几步就气喘吁吁担忧了,爬楼梯、爬岳麓的轻松让朋友们刮目相看。
也需要变化是悄然的,也许变化是一瞬间,让之前发觉很难的事情,现在轻而易举做到时,内心的喜悦就油然而生。4年,也许很漫长,也许就一瞬间。但4年自己坚持的跑步从痛苦变成了热爱,从需要坚持变成了家常便饭。
偶尔空闲,我依然会打开体检报告欣赏里面变化的数值,这种快乐让我有了更新、更长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