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五岁的孩子在玩具店前哭闹,因为他的父母拒绝给他买最新的玩具。这个场景并不罕见,但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物质主义正在悄然侵蚀我们的孩子。
我们是否在无意中,通过不断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培养了他们的贪婪和不满足?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如何界定“宠坏”?又如何确保我们的孩子不被物质主义的浪潮所淹没?
成套的玩具、衣服、运动器材与丰富的物质,不一定会养出被宠坏的孩子。所以,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眼前的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或怎么知道我们有养出这种孩子的危险?
社会学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物质主义的人比较重视物品,而不重视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在孩子们一起玩耍时,常常表现为不愿与别人分享整个房间里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他们真心相信,拥有更多东西,会让他们更快乐(即使他们已经从幼儿园毕业,理应能够接受否定的回答,他们还是会不停地发牢骚,不断地央求家长)。他们对物品的实际效用不关心,更注重他人的看法和反应。(一旦家长满足了他们所乞求的,就开始炫耀)。
他们想要很多不该要的东西,或是用不对的方法得到东西(不需要花自己的零用钱或等待就可以得到比他们需要的更多的东西)。物质主义的副作用就是不快乐,而且全世界都一样。
很多研究已经指出,物质主义与抑郁及焦虑高度相关,也和一系列疾病,从背痛到滥用药物,都脱不了关系。
社会学家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物质主义不仅影响成人,更在孩子中悄然蔓延。例如,那些在幼儿园时期就表现出不愿分享的孩子,往往在成长过程中更易形成物质至上的观念。数据显示,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他们的幸福感,还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密切相关。
我们都想尽可能地采取任何方法,让孩子不至于养成物质主义的心态,我们害怕的是,看太多电视广告的孩子会轻易地被广告收买——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孩子对各式各样的商业信息总照单全收。
虽然孩子现在还小,无法看穿或是嘲笑那些销售的花招,但如果不想让他们直接接触商业信息,其实也很容易做到,但为什么我们不做呢?
在这方面,有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研究:让一群4岁到5岁的小朋友看一则玩具战士的广告片,而不让另一群小朋友看。没看广告的孩子,有70%的人想和朋友一起在沙池里玩耍,而看了广告片的孩子,有36%的人选择和玩具战士玩耍,而不选朋友。
接下来的情形是:要从两个男孩中选择一个当朋友,其中一个小男孩性格很好,但没有玩具战士;另一个小男孩性格没那么好,但有玩具战士。看了广告片的孩子,只有35%的人选择找性格好但没玩具的小男孩一起玩。
研究人员第二天问了同样的问题,选性格好的小男孩的比例提高了,但也只上升到49%。广告片似乎会让孩子比较看重玩具,而不是玩伴的美德。而没看广告片的孩子,高达70%的人选择和性格比较好的孩子一起玩。
广告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研究表明,看过玩具广告的孩子更倾向于选择玩具而非朋友作为玩伴。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物质主义的侵蚀,也揭示了广告对孩子价值观的深远影响。接下来就是要评估家长本人对孩子的影响。
“宠坏”并非简单地等同于给予孩子丰富的物质。真正的宠坏,是当孩子将物质拥有视为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与内心世界的丰富。那么,如何界定这一界限?关键在于观察孩子对待物品与他人的态度,是否表现出过度的占有欲和对他人的忽视。
社会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物质主义倾向的孩子更关注物品的获取而非分享,他们追求外在认可而非内在满足。这种心态的根源,往往在于家庭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双重影响。电视广告、社交媒体上的炫耀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向孩子们传递着“拥有更多即幸福”的错误信息。而家长的行为模式,更是孩子模仿的直接对象。
面对这一现状,首先我们要看家长自己是如何花钱的,这是一种言传身教。家长自觉抵制物质主义的诱惑,通过自身的言行树立榜样。我们的消费选择、对待物品的态度,都在无声地教育着孩子。
几年前,我在一所学校演讲后,一位母亲跑过来找我,用非常低的声音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女儿问她:既然爸爸可以开豪华汽车,为什么女儿不能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马?她想知道,她该怎么回答女儿的问题。
我当时就笑了,这位母亲也笑了。我们都很容易把这样的问题当成孩子不该问的,但我们要记住,即使问题问得很冒失或完全不符合家长预期,但未成年人的工作就是问问题。
每一个家长终究会面临这样的情景:孩子要我们解释我们自己花很多钱的理由。我们该怎么回答呢?每一部汽车、每一款手提包或每一次度假,都能解释得过去吗?如果我们自己产生了防卫心态,这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可以把这一切解释清楚,但不要责备孩子提出那些其实非常合理的问题,即使孩子的语气有点让人不舒服。毕竟,孩子只是想知道我们的立场,而家长的消费选择就是清楚表明立场的一种方式。
像这样大胆的问题,通常是被压抑的结果。孩子都知道,家长可以控制很多事情,在大部分由家长决定的领域,孩子经常会受到来自同伴的涉及自尊的挑战,比如衣着。家长可以决定孩子穿什么、买什么、住哪里、去哪个学校,以及放学后可以做什么活动。即使家长自己开着名贵的跑车,却为孩子设定这些严格的限制,大家似乎也认为这是正确的。
每当我们看见孩子因为别人有而他们没有的事物感到伤心时,通常也会让我们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渴望情绪。于是,满足孩子对自尊的渴求,以及帮助他们获得同伴的接纳,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好父母,同时也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发出的一种信号:我们其实过得还不错。
结果,对孩子与家长来说,自尊问题就会牵涉很强烈的情绪。所以在现实中,孩子对自尊的要求,就经常会演变成他们对父母死缠烂打,同时还会提供其他可疑的信息,例如谁有什么、谁又做了什么,包括数量与次数。
但有时候,渴望做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拥有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只是家长希望给予孩子的。
所以,当孩子问起为何我们不能像别人那样炫耀时,我们应该坦诚相告,解释真正的价值所在,而非逃避或辩护。
其次,要引导孩子关注精神世界的成长。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体验生活的多样性,让他们感受到除了物质之外,还有更多值得追求的东西。教会他们珍惜与家人、朋友的情感联系,理解幸福的真谛在于分享与给予。
很多人都不了解,“比较”这个词通常不会一开始就出现在孩子的脑海里。如果孩子因为他的朋友拥有自己没有的玩具或经验而感到丢脸,首先是因为他朋友的父母让孩子拥有了这些物品和活动。让孩子放学后可以去任何地方、允许回家时间比较晚、不必做家务或不用对家庭做贡献,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要警惕比较心理的侵蚀。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孩子很容易陷入与他人比较的漩涡中。我们要引导孩子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无需盲目攀比。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向,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最后,当孩子再次索要新玩具时,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回答。不是简单地拒绝或满足,而是引导孩子思考这个玩具是否真正需要、是否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快乐。我们可以一起探讨玩具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和自主选择。
物质主义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削弱了孩子的幸福感,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避免无意中将孩子推向物质主义的深渊。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最好”的定义应该是多元化的。它既包括物质的充裕,更包括精神的富足、情感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如何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那么,亲爱的家长们,当你们的孩子再次向你索要新玩具时,你会如何回答?
我们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最好”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是物质的丰富,还是精神的富足?
内容来源参考书目《反溺爱》罗恩·利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