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四 谢芳10月3日 持续分享 第84天
举例诠释“反转”技术
Z:咨询师 L:来访者
Z:假如孩子放学回家对妈妈说:“妈,气死了,老师今天批评我了。”听见这话后,作为家长,您常常怎么回答?
L:我可能会说:“老师怎么不找其他人呢?怎么天天吵你?你有没有想过什么原因?是不是你自己哪儿做错了,老师才吵你的?”
Z:听到这话后,孩子可能会怎么样呢?
L:孩子可能会去自己的房间重重地摔上门,不理我。
Z:您看见孩子这样的表现,又会怎么样呢?
L:我可能情绪一子被点燃了,也生气的不行。可能会接着说他:“你看你什么态度?难怪老师批评你,说你两句都不行。”
Z:那我们想想,我们这样说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的本意是想让孩子更能生气吗?
L:当然不是啦,我肯定是想帮助孩子分析分析原因,我就想告诉他,老师也不是故意找你的碴儿,肯定是我们哪儿做的不好,人家老师也有自己的难处啊。
Z:但我们这样做有效吗?
L:没有,所以很苦恼。
Z:好,没有关系。现在请你尝试着想一想,假如您是孩子,我是家长,您希望我怎么做,你才会感觉到好受一些呢?
L:我肯定希望你能理解我,能知道我现在很委屈,难过。
Z:哦,您希望父母能够理解,知道你很委屈,很难过,那么我说点什么你会觉得好受一些呢?
L:如果你能说“哦,我感受到你现在很难过,老师批评你,让你很受委屈,对不对?愿意和我具体说说吗?”要是这样的话,我可能会感觉好多了,说不定我就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今天上课,一个同学向我借铅笔,我没借,他趁老师不注意总是在后面踢我,我一生气,拿书使劲的打了他一下,正好被老师看见。)
Z:好的,现在您明白我们该怎样去回应孩子了吗?
L:哦……
Z:好的,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的平复下来。但是我们肯定希望孩子能和老师搞好关系,对不对?怎么引导孩子意识到其实老师不是故意批评他的呢?
L:不是太清楚。
Z:好的,你可以引导孩子去想,假如孩子是老师,让孩子去想假如他作为老师,老师是他,他(孩子)会怎么做?
L:孩子可能会说:“上课还敢打架,直接请家长领回家去。”
Z:哦,孩子可能会这么说。您觉得这时孩子还会特别生老师的气吗?
L:应该不会了吧,你看,他老师还没有像他这样做呢,他老师只是批评了他一下,也没有让他回家,也没有请家长呀
Z:(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