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心理学团队网中37期王萌,坚持分享第662天。
讲书人樊登,曾分享过他儿子嘟嘟的一个故事。
一次,嘟嘟在家里玩球,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茶杯。
闯了祸的嘟嘟,脸涨得通红,吓得快哭了。
看见惊恐的儿子,樊登并没有责备,而是马上抱起儿子安慰道:“没关系,没伤到人。”
随后,樊登帮着儿子一起收拾了碎渣子。
一切收拾好后,樊登回过头来问儿子:“我们可以从这件事情学到什么?”
嘟嘟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以后要去空旷的地方玩。
这次小风波,平稳地度过了,没有给嘟嘟带来丝毫阴影,反而还让他学会了规避类似的错误。
仔细想想,倘若樊登老师第一反应是劈头盖脸的责骂,肯定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放弃玩球。
教育孩子,最考验的是父母。孩子犯错时,父母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
倘若父母失控地指责,只会让孩子走入极端,变得惶恐不安,造成孩子的胆小怯弱,为了避免犯错而不敢尝试与冒险;
反之,父母仁慈的接纳、耐心的引导,不仅能够让孩子知错就改,还能让孩子内心滋生勇气,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披荆斩棘。
李玫瑾教授说:“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如果一个孩子在家被父母欺负,那他一定会被全世界欺负。”
作为父母,不应该成为孩子的施暴者,而是应该真诚地与孩子站在一起,给孩子撑腰。
有父母撑腰支持的孩子,内心拥有满满的安全感来源。无论外界如何动荡、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始终保有一份定力,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