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范仲淹的后人有80个状元400名进士,真的是满门簪缨,荣宠已极了。
然而没有。
历史上状元都是有据可考的,从唐朝到清末共出现了649个名状元,其中姓范的状元只有两个。
一个是唐玄宗朝的范崇凯,他是四川内江人,和江苏的范仲淹同姓各宗,肯定不是范仲淹家族的人,历史上范崇凯的资料很少。他考中了状元好像就是他这一生的巅峰了。
范崇凯和我们每年见到的高考状元一样,昙花一现绚烂至极,然后就泯然众人了。
不过他的一生应该很顺利,毕竟,状元是稀缺产品,会被重点看顾的。
姓范的家族出现第二个状元要到明朝,浙江乌程人范应期在嘉靖四十四年考中了乙丑科状元,他是浙江人和范仲淹的家乡江苏很近了,却不是范仲淹家族的人。
范应期,这名字真好,应期是八卦算命中一种断卦的术语,是应验的意思。
他最后考上状元,也算一种应期吧。
比范应期稍早,在弘治朝有位进士也叫应期,这位进士姓盛。应期这名字在当时算很吉利的一个名字了,因为应期,兆头很好。
范应期状元,一生很平顺,一直在朝廷任职,历任翰林院修撰,中允、经筵讲官,官至国子监祭酒。
到了晚年,他回乡养老,却掀起了震惊朝野的董范之变。
董范之变中的主角是两位曾经的朝廷重臣;礼部尚书董份和国子监祭酒范应期,两位老大人告老回乡后只专心一意的干一件事,就是买田地,各种买,巧取豪夺聚集财产。
这事儿董份干的更狠一些:
宗伯(董份)赀产过厚,怨满一乡……咻咻者日千百人…
恰巧巡按御史彭应参来浙江,数千人栏轿告状。
明朝时的巡按御史品级不高,大约是正七品的样子,但是权利很大,他们是代替天子巡视四方的:
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
周星驰电影里的八府巡按大约相当于此。听说巡按大人来了,湖州数县,几千百姓拦轿喊冤
“怨家千人”,“遮道陈牒”。
彭应参让乌程知县张应望秉公审理,张应望也是个耿直的人,捉拿状元范应期审问,还给关到了监狱里。
被一个知县关进监狱,范应期觉得受到了莫大侮辱,上吊自杀。他儿子范汝纳也服毒自杀。
祭酒不能堪,至雉经死。
范应期的妻子吴氏不服进京告御状,万历皇帝大怒,命令捉拿张应望彭应参下狱问罪,把浙江巡抚王汝巡革职。
后来这件朝廷退职大员和穷苦百姓间博弈的的案子,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落幕,董范退还多侵占的田产,带头闹事者被法办。范应期的妻子吴氏当堂用剃刀抹颈自杀。
“即会审之时,不料吴氏(范应期妇)预袖剃刀,已怀他意。至申末情节已明,司官令将御史(彭应参)收监,而范汝和(范应期侄)突然结纽不放。在傍人役恐其当堂揪打,有乖法度,方将御史扯开回避,而吴氏辄用刀向项右自抹矣。”
这就是大明朝范姓状元的一生,以状元始以全家横死终。
说了这么多,好像都和范仲淹没有太大关系。
历史上范仲淹很牛,但是他的家族真的没出那么多牛人,自从科举制度施行以来,世家大族这个物种逐渐被消灭,宋朝以后,像南北朝王谢那种绵延数百年的世家大族再没出现过。
不过历史上的范仲淹的后人,还真出现过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可惜不是状元进士。
这人就是大清朝的开国功臣范文程。
范文程是范仲淹的17世孙,万历43年中过秀才,后来就没有再考,因为他投靠了努尔哈赤。后金没有科举。
范文程是主动投靠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死后被皇太极多尔衮顺治重用,为大清立国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范文程死后谥号文肃,稍逊于其老祖宗范仲淹的文正。
===============================
文:薛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