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先生打电话,说现在下楼吧。“好来!”那一端,婆婆的声音洪亮、喜悦。
大年初五,我和先生特意把聚餐订在酒店,为的就是让公公婆婆能轻松点。尽管在家里下厨以我们为主,但老人家毕竟上岁数了,人来人往,七嘴八舌,他们肯定很累。
“常回家看看”,如果换成“常带爸妈出来”,估计老人更开心。
席间,笑听婆婆讲我儿子小时候的故事。公公耳背,回答孙子的问题南辕北辙,更添了一些欢声笑语。
服务员进来,说打扰一下,如果给酒店的服务进行线上评价,将赠送一个海螺。
先生点头说可以。
服务员环视了一下全桌,很快做了决定:让大姨挑一个吧。婆婆的手在七八个海螺里摸来划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先生笑道:“我妈有选择困难症。”婆婆终于选了一个身上刺多看上去比较“丰富”的海螺,满意地拿在手里端详。
服务员这时可能意识到给两位老人一人一个更合适,于是说:“大爷也选一个吧。”
她话音刚落地,坐在婆婆旁边的儿子忽然来了兴趣:“这海螺还挺漂亮的,我看看。”
先生笑着说:“回去要送给女生是吧?”
儿子没回答(默认了!),只是专注地挑海螺。
婆婆一听,立刻把手里的海螺放在儿子手上。
儿子又挑了两个,见服务员要把剩下的海螺收回,恍然说:“不是每人都有啊?”
服务员不好意思了:“那,大爷也挑一下吧。”
公公挑了一只海螺放在手里把玩,见上面有口哨,又放在嘴边吹,没吹出声音,又来一次。
见公公玩得开心,我们都笑。都说人老了就像小孩一样,这一点在公公身上深有体现——
除夕之夜,我们吃完年夜饭包好水饺后准备回自己家。走到门口时,婆婆让儿子捎上他大爷给的糖葫芦。在我和先生的授意下,儿子回头把糖葫芦递给爷爷:“爷爷,您吃吧!”公公接过来:“什么东西?哦,糖葫芦,好,好。”拿着糖葫芦转身回客厅……
时间再推到前几天。下午,我们一家正在商场里,婆婆打电话来,说公公出去了,拦也拦不住。当时,婆婆问他干什么去,他只说要抓住时机,不然就来不及了。
那天正下起了雪,天色昏暗。婆婆很着急,我们一听也急了。先生打了好几个电话,公公都没有接,这也在意料之中——公公听不见。先生只好让婆婆先等等,如果公公回来了就告诉我们。没有心情再逛,我们回了家,焦急地等。
好在很快公公就回来了。接到婆婆的电话后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那么,那天公公去干什么了呢?
当时我们也猜测了,去采购物品?网上遇到骗子?……公公回来后,我们才知道——他又去老城区印刷东西了。
公公平时喜欢看报刊杂志,然后把一些他认为重要的内容抄在本子上。这是老习惯。最近他又增加了一项:把所抄内容到外面的印刷店打印装订好,然后送给来访的亲戚朋友们,人手一份。
至此,我们才破译了公公说的话:要抓住年前这个“时机”,不然印刷店就关门了——“来不及了”。
先生问我,公公印刷的都是什么内容?
我说不出个子午来,只记得是关于新生儿的保健之类。几个月前,我就收到了公公给的印刷品。我有意当着公公的面看起来,但回到自己家以后就顺手插在书柜里,再也没有看一眼。现在电子信息这么便捷,谁会看这些呢?
物业的工作人员来送年货,也得到了公公赠送的印刷品。那个姑娘说:“大爷,今后您不用到外面,我给您打印,还不花钱!”
先生也这么跟公公说,我们可以给他打印,不用这么费事的。再说,主要是外出不安全,我们不放心。
公公答应着,但明显心不在焉。只好嘱咐婆婆时时盯紧,一有动向马上通知我们。
再说回小海螺。
我把儿子的三个海螺放在我的包包里,希望它们能哄来儿媳妇。这时,公公也将他的海螺小心地放进口袋里,然后说:
“留给我重孙子玩。”
这才是公公一再吹海螺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