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耻①,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③,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①宪:姓原,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
②谷:俸禄。
③克:好胜。伐:自夸。
【翻译】原宪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俸禄;国家政治黑暗,也做官领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和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至于是否是仁,我就不能断定了。”
【解读】为官之耻与仁
有一次,原宪问老师什么叫作耻,孔子认为,士大夫应为国作贡献。那些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拿俸禄,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也照样拿俸禄而安享荣华富贵的人,是可耻的。其实,孔子的意思就是告诉人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必须始终牢记,从政应该尽到自己的政治责任,对社会有所贡献,为混口饭吃而做官是可耻的。
孔子的六世孙孔斌深得孔子真意,在这个方面的做法值得一提。魏安王在位时期,听说孔斌很有才的,便派使者携带重金要聘他为相。孔斌对使者说:“假如魏王能够采纳我的建议,我可以安邦治国,这样即使让我吃蔬菜,喝凉水都没关系。如果只是拿我当摆设,给我高官厚禄,等于供养一个普通百姓,那就没什意思了!”魏王再三延聘,孔斌才前往魏国为相。孔斌上任后,任用贤良,裁汰庸碌,奖励功臣,初步扭转魏国官场风气。但是,在随后一系列的重大军国决策中,孔斌的建议几乎都被魏王拒绝了。孔斌很失望,长叹道:“建议不被采纳,无法为国作贡献,再继续做官拿俸禄就是白混饭吃,罪过也就太大了!”便借口生病辞去职务。魏国大将辛垣固问孔斌:“你在魏国做相才几个月,还没干出什么政绩,怎么就自行引退了呢?”孔斌回答说:“正因为没有政绩,所以我不能再干下去了。再说,魏国也不可救药了。”孔斌在魏国执政只有九个月便归隐了。孔斌的所作所为,是对孔子“邦无道,谷,耻也”的最好注释。
此外,本章原宪所言的“克、伐、怨、欲”其实就是指人的言行和情感,一个人如果能够克制好胜、自夸、怨恨和贪欲等各种言行和情感,那么他就算具备良好的美德了。而在孔子眼中,“仁”显然不能等同于这些具体的品行。孔子将“仁”和原宪所言的人的美德区别开来,他认为“仁”应该是人们积极的、主动的情感,而“克、伐、怨、欲”只不过是对感情的克制和化解,是一种消极的情感。由此可见,孔子“仁”的标准之高。
原宪是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中的佼佼者,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臣,跟孔子的关系相当好,是孔子思想的积极贯彻和执行者。孔子死后,原宪就辞官隐居了。即便是在下层社会中,他依然矢志不渝地贯彻着孔子“仁”的思想。隐居卫国的时候,原宪居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一次,子贡高车驷马,拜访原宪。原宪衣着破烂,出来迎接。子贡问:“夫子岂病乎?”原宪回答说:“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原宪的意思大致就是老师当年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你看你现在这副德行,上不能为国家做事,下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做人,有什么可显摆的?子贡听后非常羞愧地走了。此时的原宪,已经把孔子所言的“耻”与“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耻”与“仁”,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知耻而后勇"。不知道羞耻的人是不会上进,勇敢的。《战国策.勾践灭吴》记载:"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所以陪养团队,让团队有知耻之心也很重要。为上的管理者也要具备"仁"心。起码做到不抱怨,不自夸自大,不过欲,不好胜,邀功,自傲。管理者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定要有所作为,积极贡献出个人的力量,为本单位或者企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完善价值观。树立起个人的人格魅力,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样,我们才能管理好一个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