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二年级教学主要聚焦《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课,在给第一个班上课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1.备课不够充分导致上课时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答:
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课出现了一个词:纤维。橡胶,陶瓷等材料我都很清楚长什么样子,但是纤维长什么样子呢?我笼统的认为大部分衣服中都含有纤维,还让学生通过在自己的衣服标签上找到纤维的含量,但有一个同学问我:老师,衣服上写的聚酯纤维,是不是纤维呢?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呀?这个问题问得我哑口无言。当即我让他先摸一摸聚酯纤维,自己则偷偷的拿出手机查了一下,再给全班同学科普:纤维是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如棉花,麻类植物的韧皮部分,以及动物的毛和矿物中的石棉等。合成纤维是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比如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穿的衣服标签上都写的聚酯纤维100%。
面对小小未来科学家的各种问题,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充分备课。尤其是低段内容都是简单的生活常识,备课时就更容易想当然。顺便再次复习一下开学科学教研会刘姝老师说到的一句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凡是有交代。
2.功能室组织能力欠缺:
二年级上册二单元开始就开始涉及到一些材料,这不《我们生活的世界》就要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准备材料以供他们上课真听、真摸、真看、真感受。但这个真感受让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尤其是在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课堂活动记录时。首先是器材的使用。观察前我多次强调要小心翼翼不能损坏,但在下课检查还是生气的发现了一个陶瓷碗的碗沿受了伤,还在讲台上看到了被鞭打拆解过的回形针。其次是观察过程中的人声鼎沸。观察前我提了要求:观察时无声观察,再小声跟同桌小声讨论他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一开始都答应的好好的,可是慢慢的慢慢的,他们就变卦了,激动与兴奋使他们变了卦,开始大声的讨论甚至因为某件物品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而争吵起来。最后是记录环节,大部分同学能够通过用眼观察,用手摸等活动确定金属的属性,但还有那么几个人沉浸在活动中而忘记了记录给物品分类。
教学生如何使用器材,小组如何分工合作?课堂活动如何有序高效的开展?这都是我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每节课前进教室我将是非常焦虑与不期待的。
今天早晨跟组内有经验的科学老师进行了简短的请教,我决定除了认真备课,下周我要将重点放在活动的组织与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