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了一节一年级晨诵课,以下是给执教老师的反馈:
设计和流程基本流畅,进步很大,已达中上水平了,祝贺!
可改进的地方如下:
1.常规方面,越简洁越好。比如器乐练习结束时,最近我会出示下面这张图,直接“10,9,8,7……”,10个数数完,在规定时间内收好乐器的孩子给自己掌声(及时反馈+省时原则)。孩子看到这张PPT(要求都用字体颜色和大小重点标示了),听到老师开始数数,就立马开始行动。没有多余的语言,孩子能更快速地完成任务。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动作会更快。
2.诗歌第一遍呈现时,要干干净净地呈现。今天你设计的“辅助性的语言”很好,也富于诗意。我想,这样设计的目的和音乐一样是想营造一个更美的氛围。但是放在初次呈现诗歌时,会冲淡诗歌的主题性。如果在后面的精确环节中(即孩子已经把诗歌读会之后),老师把这些“辅助性的语言”当作一种引导,由老师来读这些句子,孩子来读诗歌,这就成为了孩子理解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3.音乐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不是不可,但慎用。音乐在课堂中通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晨诵来说,一般在两个地方使用音乐,一是教师范读时(学生整体浪漫感知),用声音诠释诗意,配上恰当的音乐,更容易把孩子带入情境中。之后,当老师带孩子在进行朗诵的精确练习的时候,是一个相对来说稍“丑”的过程,这时候没有必要配音乐。待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诗读得非常好时(通常是晨诵课结束时),全体起立,配上音乐来读,这时候的音乐就更能够让孩子感觉到美,从而再带动声音的更美。
4.教师的范读仍然要加强练习。这首诗很美,也很有趣。能够感觉到老师是有意把诗读好的,但感觉还是没有太放开(不知道是因为这段时间没有上晨诵不太适应还是因为我在场)。朗诵诗歌对你来说需要刻意练习,再多下一些功夫。如果再尝试,建议你提前一天在家里让女儿或两个小室友帮你把把关,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5.让孩子齐读,老师在起头的时候,语气忌随意。无论是读一首诗歌,还是读一篇课文,在组织孩子齐读时,我们往往需要读出题目或段落的第一句,虽然只是起头,但如果老师用朗读(诵)的方式起,跟较随意地读出那句话再喊“一二”,带给孩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仅仅一句起头,也是在为孩子的朗读(诵)做示范。在我往常的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这是老师们常见的错误。
6.诗歌与孩子生命的编织可再完善。这方面,PPT设计基本没有问题。只是在读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读自己的名字。因为这是带有夸奖性质的诗句,应该让其它孩子来夸这几个孩子,而不是孩子自己夸自己。如果孩子们不认识“名字”,老师可以先介绍一下,在听老师“介绍”的时候,孩子脑海中会自动把这个名字与对应的同学的样子相关联,在读的时候即使字认不全,也基本能够说出孩子的名字的。照片上没有出现的同学,老师可以只把他们的名字放到PPT上,并解释:真是有点遗憾,老师手边没有这些同学读书的照片,但老师知道你们也是爱读书的小树叶,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也送给这些孩子吧!这样兼顾到每个孩子,避免孩子的失落情绪。备课时,这些细节必须考虑到。一个好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能预设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然后用巧妙的设计完善课堂流程。
7.一节晨诵课,遵循“浪漫-精确-综合”的规律。最后常常以孩子声情并茂的朗诵结束晨诵的学习。今天孩子全体起立读过之后又让几位同学站起来读,可能是时间有宽裕,但这就有些“检测”或“展示”的性质了。这种形式放到精确环节更好。今天时间宽裕的原因与老师在精确环节对朗读的指导不充分有关,也就是说各种形式的读都有,也很好,但缺乏一些对孩子朗读的指导。怎么读出“捧着阳光读”、“捧着月光读”的快乐?怎么读出“兴奋满脸”?怎么读出“一听风老师来检查”,连忙“摇头晃脑”的可爱?这些是需要备课时琢磨的。也就是说“精确”仅停留在了形式上的精确,而没有真正进行精确的朗读指导,以使孩子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