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跑步圣经》里的内容,在这本书的第100页,讲到了训练过程中的典型错误,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目标太高、急于求成和训练强度过高,排在后面是再生跑时速度过快、用速度跑代替慢跑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跑者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太急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慢慢来”的心态。
很多运动项目中都有“慢”的理念,比如在篮球比赛当中,如果形成快攻,没有防守队员时一个人去上篮,反而有时候进不了,这时教练都会在下面喊:“不要急,慢慢来”。如果你开始打羽毛球,高手也会跟你讲:“不要急,羽毛球不是你想的那么快,慢慢来”。
这里我其实是偷换了一个概念,讲“慢”并不是越慢越好,更应该是快慢结合的节奏感。有时候只有慢的下来,才会快的上去。所以强调慢,因为现在快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了,我们都知道木心先生有首诗叫做”从前慢”。想一下他那个时代都觉得太快了,更何况现在呢?
再回到跑步,慢其实有两个层次。首先具体到每次跑步过程,一定要放慢速度,我经常讲要“有氧跑步”,如果你自己带心率表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大多数都是跑得太快了,也就是说心率已经超过了有氧的范围。其实很多专业运动员也会重视慢跑的重要性,比如日本专业马拉松选手发明了细胞分裂法,就是通过控制呼吸的方法将跑步控制在一个较慢的速度。
其次,类似于1万小时定律——所有的事情要想做好,都需要有长期量的积累。跑步也是如此,要取得较好的成绩,或者能完成较长距离的比赛,也一定要有长期缓慢的量的积累。10公里、半马,不是努力跑出来的,而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到的。当然,到不了也没关系,慢慢跑,不着急。
再把这三条错误的适用范围扩大一下,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很多事情没有做好的原因在于:第一目标太高,第二急于求成。第三强度过高,想一蹴而就,忽略了长期缓慢积累的重要性。最后反而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