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这副画,当时看到女孩微转脸,润红的嘴唇轻启以及那个眼眸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吸引了我。后来看了斯嘉丽·约翰逊演的电影,影片中她的回眸一视,红唇微启,让我看到一个绽放的女孩的性感。当读完小说,反而描写不出来,要有多神秘莫测就有多神秘莫测,那个眼眸中传达了多少,是喜悦,是痛苦,是释然……都锁进眸子里,那样神秘动人,回首一望,穿越时空。
看完电影,结局是我意料到的但并不满足这样的结局,应该说怅然若失吧。电影除了爱画面的美,更爱情绪的暧昧。两人目光闪避,欲言又止,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暗潮汹涌。电影中弥漫着暧昧的气息,这样的张力让人心头隐痛。
接着又看了小说,看电影时不禁感叹,这是一段多么隐忍不发的感情。较之小说,电影直白了不少。小说简单平实的字句,一不留神就会滑过去,可若要留心回头再看,那字句直敲得心头作响。第二遍看,借微信读书这个平台,写下感想。
Griet有高雅的艺术直觉,因为葛丽叶的父亲喜欢绘画,他本人就是制作图画瓷砖的工匠;加上葛丽叶固有的对于色彩的敏感性和对于高尚优雅的精神生活的向往,而寡言克制的画家对小女佣葛丽叶是什么感情呢?
因为他是画家,对于Griet对那种和谐和冲突的色彩搭配直觉吸引了他;
因为他是画家,比一般人有着更加强烈的对于外表的感知和欣赏,她是年轻美好的;
因为他是画家,他可以让她为他磨颜料,他可以为她画像。
用钢针刺破耳垂戴上珍珠耳环。 疼痛让Griet几乎眩晕,她用尽全身力气站稳,Vermeer一句:“把另一个也戴上。”这另一只耳环,就是再一次的刺痛与伤害;而它甚至不会出现在画中,可它会让画更完美饱满,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画家。
让他画看得见的那一只耳环,而在他看不见的那一边,我感觉到垂吊着珍珠的耳朵如火焰灼烧般刺痛。
她们一起沉默着没有几句对白,更没有过多的身体接触,这是画中的爱情,Griet在青葱岁月里爱上的是一个画家,一个画了她的画家,而不是男人,艺术促使Griet有幸在少女时找到这样一个人,他身上有足以使她爱恋的特质,完成她对于爱情的追求,也应该说有她迷恋的爱情。
葛丽叶很含蓄,有一头美丽而狂野的头发,却一直用头巾包好。头发像她的心一样被小心珍藏,这里收藏着她的坚持,她少女般的美好,她的纯真,她的爱情,她的坚忍,她的沉默都给这一段不可能的爱情增加了一层层的悲剧色彩。Vermeer看过了她的头发后,Griet觉得他看过了赤裸的我,不再觉得自己有什么珍贵的需要隐藏起来的东西了。可以更加自由,若不是对他,那么就是对别人。做了什么,或是没做什么,已经不再重要。读到这段很让人难受,这是Griet悲伤的感叹,一段无望的爱情,一次和以前的告白。维梅尔看过葛丽叶从未示人的波浪长发后,葛丽叶自此解放了自己身体;维梅尔用一幅完美的杰作毁了葛丽叶的现实生计,却成就了葛丽叶独活于他目光中的梦想;
我抬起头,遇见他的眼睛,他灰色的眼睛望着我,我们彼此凝视了很久。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我只是看着他。
最终,Vermeer在临死前将珍珠耳环留给了葛丽叶。读书时总不免对维梅尔心怀怨尤,此刻有些释怀,这个男人不单单是画家,也是一个人,这暧昧隐忍中包容了太多秘密而微妙的东西,只用一个“爱”字不足以解释。珍珠耳环偿清了葛丽叶心中的所有负累,葛丽叶终于自由了。那段时光里荒芜的心情一样,仍然是矜持理智的,不让旁的人知道,独属于自己的秘密,不能言说的爱情是孤寂的,10年后的结局浑然天成,让我们领悟生活当是如此,秘密是从前的,记忆是无可替代的,生活需往前看,珍惜身边人。
在我们的新婚之夜,他脱下我的头巾,看到我耳朵上的洞,然而什么都没有问。那两个耳洞如今早已愈合,留下来的只是两个小小硬硬的肉块,除非我用指头用力捏我的耳垂,不然几乎感觉不到。
爱就是生活吧,家庭就是港湾吧,选择后就往前走,人毕竟是往前看的,前尘往事可以溅起一点涟漪,但不足一提。从前会想象八芒星的每个尽头是什么,对什么充满好奇,选择了什么很大程度上说明那是最正确,最温暖的,珍惜当下,珍惜宽容身边人
如今我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我不再绕着广场中央的八芒星走,想象每一个星角的尽头是什么样子。当我再看到以前的主人穿越广场时,我的心不再像拳头一样紧揪在一起,我不再去想象珍珠和貂皮,不再渴望看到他的画。
这是一本书,细腻静谧,百转千回,在看完书以后,才明白作者也是位画家,用细腻繁复的笔描写一副静止的画,用笔锋把画中的女子从颜料中剥离出来,用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情感经历以及文学的古典内核填充,使二维成为三维甚至四维,读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挥笔作画,完成每个人心中不同的填充。
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大约诞生于1665-1666年间,画家为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杨·维梅尔(Jan Vermeer)。
被誉为“荷兰的乔康达夫人”(即“蒙娜丽莎”),有着同样无法言说的美。维梅尔一生不过活了43岁(1632年-1675年),死时留下寡妻和十一个孩子,以及高筑的债台。维梅尔是又一位经年之后才被人重新发现的大师,他死后大约200年,他的绘画价值才开始重新为人们所认识。他留传于后世的画作仅有35幅,他最后经济上的潦倒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咎于他从不肯画得快些。关于维梅尔的这一句评论写得最得神髓,维梅尔的画作是“调和了日常生活的自然主义和某种谁也不能通晓其底蕴的神秘莫测之物”。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诞生于2003年,导演是英国人彼得·韦柏(Peter Webber),这部电影是他的处女作。
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诞生于1999年,作者是一位美国女性特蕾西·雪佛兰(Tracy Cheva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