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个项目的存在,让我有机会能深入了解共情两个字,虽然当时以为自己有能力跟上每一节课的进度,倒是惯常的拖延还是仅在坚持两周后掉队啦,但一个半月以来心理一直记挂这课程,没有完成的打卡任务总觉得自己背负了一身巨债直至明天最后的Deadline.哪怕是这样的进程,我仍然觉得是有帮助的,这件事里我共情下自己,是否是我太累,工作的压力大,以至于闲暇时间都交给放松项目啦,或是学习的动机不足来源于生活中遇到需要共情时,自己完全无力共情,索性放弃了共情的学习,因为这个能力太需要刻意练习,害怕自己学不会,同时生活中因为情绪问题,亲子关系出现状况,反而更是对共情一事儿充满挫折感而不敢直接面对呢?所以谢谢这次的共情课,包括这个打卡,也让我反观了下自己,有一点接近学习课程里所提到的实践操作技术:停看听说做,
同样也感谢项目的科学性,让我们在面对孩子时,能尊重孩子本身的性格特质,明知自己有一个胆汁质特性强烈的孩子,在面对需求无法满足时,必须情绪激动,而我作为妈妈,竟然也退回到小孩模式啦,这一模块的知识时刻警醒我孩子这个阶段作业考试的错误,有可能是知识点掌握时,因孩子各个特质不同,不能要求别人会的,他得会。别人不会出错的地方他也不能出错,如此性格特质下,某些天生特质,必然需要我们父母更多的帮助,接纳,才能让孩子自身感觉有价值,孩子自己得以成长,我想这是最终目的,包括我们共情的运用,很多时候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啦,自身有资源能解决问题。
最后在整理网盘笔记时,那位二胎家庭一对爸妈面对吃醋而撕烂玩具的视频片段,似乎让我看到我家部分日常,很多时候往往也是我在遇到孩子闯的祸时我兴师问罪,学了很多但情绪的当下无法按步骤出招,只想快速解决问题,视频中的爸爸一直尝试理解孩子的感觉,说出她的情绪,并尝试询问每个情绪背后的原因,在一次被看到,被理解后,孩子自己想到了解决思路,是不是生活中的我就如同视频里的妈妈,因为没做到共情,孩子也在面对自己的情绪时,少了表达情绪这一步,没有这个锻炼,说出自己情绪的机会,反而又更加缺乏这个能力呐,若真如此,我们共情能力不足,竟也让孩子损失那么多,把这样的思考过程文字化后,学习动力突然强烈起来,必须复习补课。
其实,第一第二课就感觉到信息量大,专业啦,记得当时的笔记几乎是老师的讲课逐字稿,脑的神经发育机制比我们当时准备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基础知识都全面和深刻,谢谢老师们的专业分享,也愿越来越多的知晓十三五Kasel共情力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受益,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