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有三千多学生,但是他真正看重的没有几人,他曾在和学生子贡一起谈到颜回时说:“吾与汝,弗如也!”可见对于学生颜回的评价是很高的。因为孔子觉得颜回对于读书做学问的悟性很高。这个悟性是个很抽象的东西,某些时候只能自己去参透。就好比学习,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老师讲到一个知识点,可能刚讲一遍有学生就听懂了,可是有的学生却要学很久才能弄明白这个知识点,所以有时不得不承认有的人读书就是很有天份。
曾国藩本身读书的天份并不高,看他在以前的科举考试中就能看出来。14岁到22岁期间,六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秀才,在第六次考试结束他的文章还被当成了“反面典型”,被“悬牌批责”为“文理欠通”这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相当于被当众打脸做学问不行,,这下不光在湘乡出了名,在全省也出了名。不过他在之后的一年里不断总结,苦苦反思,终于对于写好文章有了一定的悟性,让他得以在第七次考试时中了秀才。紧接着第二年他中了举人因为他在写文章方面更有心得了。在不段的升级努力中在他虚岁二十八岁这一年再次高中进士。从此他的人生更像开挂了一样,他参加了“朝考”,这次考试超常发挥,取得了一等第三名,文章有幸被道光皇帝赏识喜欢,亲自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更是留在京城任职,这才有了他不断往家里写信的事。
曾国藩写的家书,并不是如大家所见的报平安和叙家常的书信。而是抱着极大的责任心和谆谆教诲之意,已书信的模式,将自己的学问见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子弟。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对家中的亲人都很照顾,对于弟弟们的学业都抱有很大的期望。
他在一封给弟弟们的信中谈到了自己读经史,拜师交友等情形,他要弟弟们以“专”字法读书,读经当专精一经,一经通则诸经通,就像人打通了督二脉之后就会全身经络畅通。并传授恩师为学的方法“猛火煮慢火温”法,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阅读,掌握书的大概意思,然后再对其中的章节到一字一句慢慢细细的咀嚼,把它们吃透,力求探索到书中的精髓。对于读一些经典名著,很有借鉴意义。
读书还要“静”要静心,要沉的下心气去学习,不能浮躁。他告诫自己的四弟“不必择地择时,若是真的立志苦读,再吵闹的地方也可读书,否则,即便是神仙之境也不能读好书”。可见读不读书,往往不取决于外部环境,而在于内心立志与不立志罢了。
他还提到做学问要做到格物致知,就是要穷究事理,并且做到躬自力行。这可以理解为把一件事从弄懂到弄通再到弄精,这都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去做一件事,就像他当初独创湘军,就是在冲破万般阻碍,不断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最终从一介书生做到了一位懂用兵打仗的军事家。
在另一封家书中说到学问不在一时之功而在于日积月累的学习,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自然会有豁然贯通的感悟。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时间沉淀的过程。
曾国藩还说不要只把学问仅限于书本中,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学问,活学活用。从古至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饱读诗书的人,除了读书之外,对于做人做事却是一窍不通。这就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他一贯重视文字外的学问,这也可以从他创立湘军的事业中看出来。
所以天份固然重要,可是后天的努力,和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也同样重要。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不然即便你是神医,但是开的方子不适合却是不行的。做什么事情,难就难在了“坚持”二字,相信只要把这两个字放在心里,并且做到了,一切都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