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作业
S02秋霞
️三个标签:
①两个小男孩的妈妈
②整理收纳师
③觉知力教练&情绪疏导师
三个目标及本周践行情况:
1、每日早上查阅1c和1t的内容(完成100%)
2、每周运动3次(完成100%进步啦)
3、带孩子早睡早起(完成30%这周又晚起了要反思)
精囊会议回顾
①项目PNAS法则(如图)叶老师好多精华,对Picture,Nouns,Action,Sequence的解读本身就很有价值
②话题探讨:关注圈和影响圈 的两个概念,对我影响很大!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如果将精力放在关注圈,你只会更容易受到外界人事物的影响,这样只会让你的生活越来越紧张~确实如果我们一天的时间里,如果都去看别人的消息,别人的朋友圈,购物圈,那一天的时间都耗在了外面的人事物上,却没有花时间在自己身上,也没有花时间在重要的事情上~ 而如果将精力放入影响圈,你就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影响更多的人,也能赚取更多的财富。这个也有点像我们的自我成长,当一个人自己成长了改变了,这种变化本身就是对别人的影响,这时候不单单是自我成长了改变了,还能附带地给别人带去赋能,带去榜样作用,这样的精力投入,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吗!
其实这个话题本质上原来就是做好自己,再去影响别人,而没想到放在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原来是这样应用的——影响圈和关注圈,I got you!
1.按照PNAS用1todoS将90天目标转化为项目,并写出下一步(如图4)
2.练习易效能PNAS项目工作法表(如图)
练习收获:
撸PNAS项目工作法的表格练习,真的把自己给虐惨了!!
写的时候一度再度抓狂,头脑里已经演练了几遍要把纸笔甩掉不想写的冲动!!实在是很不容易~ 这个不容易里,有我对N名词提取的困惑,有我对A行动拆解的繁琐的困境抵抗,有我对这整件带娃早睡早起的事情本身是否真的要这么做,是否真的要这么限制好时间的必要性的头脑辩论,简直就是脑袋里已经炸开了锅,一边觉得难、一边还在思考必要性的问题,一边又想做到理想的样子,一边又担心是自己的信念造的需求,本质还是我内在对于混乱对于无序对于迟到的焦虑和着急,而是否在外界去做这样的要求性动作来达成,依然是带有一些犹豫的点的~ 所以决心就被打折扣了~ 因此纠结了好一会儿~
然后我想到了,我要问自己,如果不这样做,我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我想要的?——一直以来,孩子就是跟着我晚睡晚起,甚至是无序的,几点睡,随便!几点起,随便!当然,现在上学了,幼儿园也有规定的时间,于是还是少不了到不得不起床的时候就起床,但又是被我掐着时间叫起来的,然后起来的时候又会有各种小动作/小情绪的话,可能换衣服洗漱也变得不那么顺利,整个的出门上学前的流程就是慌乱和无序甚至吼叫中度过~最致命的是我并不想要这样~ 可是一旦时间紧张,要迟到了,赶不及幼儿园的早餐了,我就会好焦虑,就容易催促“快点,快点!!”“怎么还在洗漱,怎么还没换衣服,等等等等”,亲子关系一早就被这样的着急情绪而破坏~ 但是如果我是有备无患的,早早地就起床,哪怕他们哪天有小情绪,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耐心等待孩子,给他缓冲和慢慢的时间,等待他用他自己的节奏去完成出门前的节奏~至少,我也不用再跟他们急起来了。这么说,真的是——凡是提前,保持严谨,不失弹性,叶老师的金句再次在我耳边响起~我是真的在用时间界定去框住我们彼此吗?不是的,我是在设计出门这件事的流程和秩序,我是在保证这件事的顺利而有序、高效地进行~ 如果出门上学是一件事,那么这件事的流程就是如此,而这件事的需求就是让每个人都有序进行所有动作,并且能不被催促,愉快地出门去~
梳理完头脑的想法后,我发现我最大的需求就是早起和有序地去上学,于是我把好多其他的部分都删减了,我发现其他的睡前程序是我额外附加的,它是更大系统里的内容,但单单是把早睡早起的这件事做到,其实就拆解成3个行动来完成就好了!啊,写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