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粮食市场总是会伴随着两种现象,一个是“谷贵伤民”,另一个是“谷贱伤农”。何谓“谷贵伤民”,就是粮食太贵了,很多百姓买不起粮食,青黄不接的季节或荒年常常路有饿殍,民不聊生。所谓“谷贱伤农”,就是在丰收的季节粮价太低,农民劳碌一年,所得无几,苦不堪言。上述两种现象实际上都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只要有商品经济存在,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谷贱伤民”,要么是“谷贱伤农”,这是价值规律的使然。但是这两种情况如果发展到了极端,特别是遭遇了天灾,饥饿的民众就有可能揭竿而起,威胁到朝廷的安危。那么如何杜绝这种现象呢?为了缓解这种社会矛盾,中国古代统治者经常使用“常平仓法”。这个方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齐国的管仲,越国的范蠡,魏国的李悝都实行过常平仓法。所谓的常平仓,就是政府运用市场的手段来保持物价的稳定。比如每当粮食丰收,粮价很低的时候,政府出面大量采购粮食。根据供求关系,政府大量采购必然会阻止粮价下跌,阻止谷贱伤农的现象出现。同理到了青黄不接或粮食欠收的时候,由于粮价上涨,而一部分穷人买不起粮食,这个时候政府会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把粮食大量卖出来,以防止谷贵伤民,这就是常平仓法,政府要始终在仓库里面维持恒定数量的粮食来调节和平衡市场。几乎每个朝代都用过类似的方法,明朝之所以亡,就是因为明朝的救灾体制全面崩溃。
如果从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看,政府应买进卖出的方法来保证粮价稳定,保证民众不受商人的压榨,避免危及社会的稳定,民众的生存是有积极意义的,这种政府出面干预粮食市场调节的做法,显然带有朴素的社会主义色彩。除了这种方法,你还知道历代王朝调节市场以利民生还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