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语文课》读书心得

王君老师一直提倡“教法就是活法”。她曾说:“你怎么活,你就怎么教;你怎么教,你就怎么活。'语文行为'和'生命行为'息息相通。'青春语文'的终极目标就是在于提升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让师生双方都永葆青春的激情。”她对语文的研究热情真的令人震撼,我在2018年听过王君老师的“语言暴力对人的伤害”群文阅读课,在2020年在听过《卖油翁》的展示课,当时初登讲台,只感叹王君老师开发的课程切入点之妙,思想深度之厚重。随着自己一步步的成长,再来看王君老师的课例,又有了更多的感触。

《最美语文课》是王君老师群文教学课例品读集锦,这十五堂群文教学经典课例,每堂课都是有宽度有深度的语文课堂。关于群文教学,王君老师认为:可以是单文本之内的联结,可以是多文本之间的联结,可以是教材内外的联结,可以是各种跨界文本的联结。整合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见主题,见人物形象,见写作手法,见语言特质,件作品风格······而群文教学最基础的思维特质是“同类信息敏感”,最基础的操作方法是“同类信息整合”。

从这15节课例中看,《陋室铭》《爱莲说》这两篇文章的教学,王君老师关注的同类信息就是周敦颐与刘禹锡的人生选择、生活志趣、精神追求一致。问君能有几多愁——《诗词五首》群诗教学,将聚焦点放在了“愁”上,一步步引导学生领悟不同的“愁”的内涵。在基于《孙权劝学》的群文阅读中,王君老师从孙权善“劝”的特点,提炼出学有效沟通这一教学主题,立足《孙权劝学》,带领学生们走进《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历史故事中······从中不难看出,所有的群文教学必须要有一个抓手,才能串联起整个课堂。

当然找到多篇文章的“同类信息”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依然是重点。在这些课例当中,王君老师还特别注意紧贴文本,从不架空文本,比如说,大美为美——《诗词五首》群诗教学中,注重课文的朗读教学,还有对课文分析的方法指导。先进行五首诗歌的指导朗读,接着从课文插画入手,结合诗句感受诗歌所传达出的大美境界,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五首诗词的大美的体现,再从中感受“美”的不同。在善良是一种才华——《窃读记》《唯一的听众》群文教学中研读小店员给出具体方法,分析老教授抓住她的五句语言,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一直贯穿始终。一步步的引导真的是水到渠成。

从王君老师的课中,我看到了即使是想要拓宽课堂的深度与广度,也要紧扣所选择的文本,带领学生基于文本深入挖掘。还有语文课,朗读课文无论何时都是重要的感知文本的方式。在看《最美语文课》这本书的同时,我自己也进行了多文本联读的教学设计尝试。根据看书的不断深入也进行了不断推翻重新设计的过程。

在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时候,我发现,范仲淹、欧阳修、李白、刘禹锡、苏轼他们在面临人生困厄的时候都表现出来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想以这个为出发点去整合《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和《诗词三首》的多文本教学。在首次的设计中就加入了很多的资料链接,后来发现,过多的课外补充,使设计更加的杂乱,另外也一步步脱离了原来的文本内容。在一步步改进中,又发现教学设计中只体现了精神主旨层面的东西,对于语用方面的东西涉及很少,这其实也失去了一节语文课对于学生们最重要的意义了。当然,最终这节课展示出来,里面还是有很多的问题,这也是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最美语文课》这本书中的课例是值得反复咀嚼,研究的,王君老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也是我想要从这本书中不断挖掘的东西。从王君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语文是充满“美”的学科,基于文本不断深入的思考,才能不断看到文章中散发出来的思想的光芒。对于我自己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从这些语文大家身上汲取养分,深入文本,打磨自己上的每一堂课,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前路漫漫,但我一定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