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HR,所以我对公司的升级加薪政策和节奏都非常清楚和了解。前段时间,部门要开始季度进行升级加薪,负责薪酬的同事告诉我,我老板要给我加薪了。我非常开心,心想这一年的工作总算没有白费。但是,就在前几天,这位同事告诉我,由于公司薪酬政策变动,因此我的加薪可能会黄了。于是,我整天因为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我的工作本来就很多,经常要加班,在工作中还经常碰壁,或者受到打击。因为这件事,我更加低气压,整天闷闷不乐。
但是我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因为没有给我升级加薪而停止努力才是傻子,没有加薪我还是要加油,不要因为外界的激励或环境而改变,把自己能力提升才是硬道理!因为从长远来看,决定我高度的并不是这些外在的激励,而是我自身的能力。
这个充满理性的声音在我脑海中回荡,它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个真理。只是我由于我目光短浅和感情用事,我遗忘了这个在内心深处的真理。一开始,我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和事情的表象,觉得属于我的东西我没有拿到,并且非常焦虑自己的职业发展因为这个政策而滞后了。但是,从长远来看,决定我高度的并非这一次两次的加薪,而是我自身的能力。如果我有一个很高的长期目标,那我应该此时此刻想着那个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要被外界的激励和环境影响到。
这种理性的想法和认知,就是自驱力的来源吧——能够从长远的角度看待自己,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是决定自己高度的关键因素,且有很高的长期目标。
只要有这种想法和认知,一个人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当没有外在激励时,没有外界的鲜花掌声,或者当没有外在压力时,没有外界的鞭策,这种人依然会保持努力,并拥有强大的内部动力。
这种自驱力认知同样适用于学校场景。在学校中,为什么有的孩子更有自驱力,不用爸妈督促或者老师提醒,就能够自己推动自己努力学习。因为他们可以深刻地意识到,从长远来看,努力学习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回想起我的学生时代,我是个学霸,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周围的人都说我是个乖孩子乖女儿,会听爸妈的话好好学习。但是,我深刻地明白,我并不是个听爸爸妈妈话的孩子,我很有自己的主见,推动我好好学习的原因,其实是我非常充分地认识到,我现在不能吃学习的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
自驱力比外驱力的更强大。外驱力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暂时的,浅显的。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就努力一阵子,感觉工作带不来什么好处就躺平做咸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然而拥有自驱力的人,是持续努力的。不会受到外界正向或负向激励的影响。
那要如何提升自驱力呢?
在我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长期主义者。外部驱动实际上是种短期及时激励,薪酬的增多、外界的称赞、掌声和鲜花等等这些外部驱动因素都能带来及时的激励和满足感。但是,通过长期的努力带来的变化和好处却只有很长时间以后才能得到显现。所以,那些自驱力比较强的人,都是一些能够推迟满足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