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人生技能。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如果你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关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举一个例子来更好地理解这四个步骤。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琳达的妈妈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到:“你做了些什么?”琳达生气地回应道:“我什么也没做。”妈妈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吼学生呢。你到底做了什么?”琳达阴着脸坐在了沙发上,怒视着妈妈。妈妈继续以指责的口吻说:“那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琳达怒气冲冲地答道:“没什么可做的。”
这时,妈妈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她吸了一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到:“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其他人面吼你,你觉得非常丢脸。”(第一步,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有些狐疑地望着妈妈。妈妈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觉得又丢脸又生气。”(第二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打开了话匣子。“真的?我不过是向别人借支铅笔。我当然认为老师为这么点小事吼我很不公平。”
妈妈说:“嗯,我很理解你会这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个办法,免得以后自己再这么难堪?”(第四步,关注于问题的解决。第三步在这里没有必要。)
琳达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准备几只铅笔,这样就不用找别人借了。”
在这个例子里,琳达的妈妈表达了对琳达的理解,专注于解决问题,没有对她进行指责,所以她最终赢得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