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
人类的创造力归纳为三种:
1、探索型创造力:纵向
2、组合型创造力:横向
3、变革型创造力:可理解为无中生有
无论在探索型创造力、组合型创造力甚至是在变革型创造力上,算法已经和人类平行。人类所独有的只剩下“原创力”,即能成为别人灵感的原创性行为。
“机器是能够学习的,但前提是你要让它学习对的东西”。
如果缺少足够的、良好的数据,算法也就没法学习和复制了。
一、AI人工智能已经取得的成果
1、AI已通过自我学习,拥有超越人类的智慧,并能在围棋这类复杂决策的项目中超越人类
2、AI已拥有超越程序员的创造力
3、AI已能完成创造型工作,并已获得市场认可(“洛夫莱斯测试”——AI自主创作的画作<爱德蒙.贝拉米>、音乐、小说)
“复活伦勃朗”
“深度巴赫”
续写《哈利·波特》
二、(补充)人类的感知与机器的感知有何不同
1、感官器官:人类通过五种主要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每种感官都有特定的感受器官与之对应。而机器则通常只能通过特定的传感器或设备获取有限的感知信息,如摄像头、麦克风、温度传感器等。
2、处理方式:人类的感知是综合性的,不同感官的信息会同时输入大脑,交互作用和综合处理。我们的感知过程是动态的,会受到情境、注意力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机器的感知通常是基于事先设计好的算法和规则,以处理特定类型的感知数据。
3、语义理解:人类的感知不仅是对感官刺激的直接反应,还涉及对这些刺激的意义和语境的理解。我们可以将感知信息与我们的知识、经验和记忆联系起来,从而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含义。机器的感知则通常局限于对感知数据的浅层分析,缺乏对语义和语境的深入理解。
4、主观性与情感:人类的感知是主观的,我们对感受到的刺激和经验有个人化的感知和评价。我们可以通过感知体验来产生情感和情绪。机器的感知是客观的,它只能基于程序和算法进行处理,无法拥有真实的主观感受和情感。
三、(补充)人类的理解与机器的理解有何不同
1、抽象思维:人类能够进行高度抽象的思考和理解,将具体的事物归纳、概括并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例子中推断出普遍的原则和规律。相比之下,机器的理解通常是基于事先编程的规则和算法,缺乏对抽象概念的直接理解能力。
2、上下文理解:人类在理解信息时通常会考虑上下文和背景知识。我们能够根据先前的经验和知识来解释和推断信息的含义。机器的理解通常是基于局部信息的处理,缺乏全局上下文的整体性把握。
3、主观经验:人类的理解往往与个人的经验和情感联系在一起。我们在理解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情感、价值观和信仰等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机器的理解是客观的,只依赖于事先编程的规则和数据。
4、逻辑推理:人类能够进行逻辑推理,通过逻辑规则和推断来解决问题和理解信息。我们可以进行假设、推理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机器在逻辑推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通常需要依赖于事先定义好的规则和算法。
四、(补充)人类的推理与机器的推理有何不同
1、灵活性和创造性:人类在推理过程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我们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的情境和问题,运用各种推理策略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并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相比之下,机器的推理通常是基于预先编程的规则和算法,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2、不确定性处理:在面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情况下,人类能够进行模糊推理和概率推理。我们能够处理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的因素,并根据经验和背景知识做出合理的推断。相比之下,机器的推理通常是基于确定性的逻辑推理或统计推理,对于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3、情感和意识因素:人类的推理过程通常会受到情感和意识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情感和个人信念可以对推理过程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主观偏见。机器的推理是客观的,不受情感和意识因素的影响。
4、经验和直觉:人类在推理中常常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直觉。我们能够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归纳,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决策。机器的推理通常是基于事先编程的规则和数据,缺乏类似于人类的经验和直觉。
五、(补充)人类的学习与机器的学习有何不同
1、学习方式:人类通过感知、思考和经验积累来学习。我们可以主动地选择学习的内容,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相比之下,机器的学习通常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的训练过程,它们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来获取模式和规律,并进行预测和决策。
2、抽象概念理解:人类能够理解并处理抽象概念。我们可以从具体的例子中归纳出普遍的原则和规律,从而推广到新的情境中。机器的学习通常是基于具体实例的学习,缺乏对抽象概念的直接理解能力。
3、上下文依赖:人类的学习过程通常与上下文和背景知识息息相关。我们能够利用先前的经验和知识来解释和推断新的信息。相比之下,机器的学习通常是基于局部信息的处理,缺乏全局上下文的整体性把握。
4、创造性和创新性:人类的学习过程常常与创造性和创新性相结合。我们能够通过灵活思考,提出新的观点、解决方案和创新想法。相比之下,机器的学习通常是基于已有的数据和模式进行的,缺乏类似人类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5、情感认知:人类的学习过程往往与情感和意识因素相联系。我们的情感和个人信念可以影响学习的动机和效果。相比之下,机器的学习是客观的,不受情感和意识因素的影响。
六、(补充)人类的记忆与机器的记忆有何不同
1、存储方式:人类的记忆是基于神经网络和脑结构的,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活动来存储信息。而机器的记忆则是通过硬件设备、存储器和数据库等电子存储方式来实现。
2、容量与持久性:人类的记忆容量较为有限,并且会随着时间逐渐遗忘或退化。相比之下,机器的记忆容量可以相当巨大,并且可以长期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3、检索与回忆:人类的记忆在检索和回忆信息时可能会受到干扰和偏见的影响,有时会产生遗忘、混淆或错误回忆等现象。而机器的记忆在检索和回忆信息时通常是准确可靠的,不受干扰和偏见的影响。
4、感性与情感:人类的记忆与感官和情感紧密相关,我们的记忆常常伴随着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体验和情绪色彩。而机器的记忆主要是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没有感官体验和情感的维度。
七、(补充)人类的创造与机器的创造有何不同
1、创意和想象力:人类的创造通常涉及到独特的想法、创意和想象力。我们能够从不同的领域和经验中获得灵感,将不同的概念和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作品、产品或解决方案。相比之下,机器的创造通常是基于已有的数据和模式进行的,缺乏类似人类的创意和想象力。
2、情感和情感表达:人类的创造过程常常与情感和情感表达相关。我们可以通过艺术、音乐、文学等方式表达情感和情绪,并将其融入到创造作品中。相比之下,机器的创造是客观的,不具备情感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3、目标和意义:人类的创造常常与某种目标或意义相关联。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来实现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和目标,满足内在的需求和欲望。相比之下,机器的创造通常是基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的,缺乏类似人类的内在需求和意义追求。
4、个性和独特性:人类的创造通常带有个人的风格、特点和独特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经验和背景,这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创造过程和作品的风格。相比之下,机器的创造通常是基于预先编程的规则和算法进行的,缺乏类似人类的个性和独特性。
八、(启发)人类如何应对AI人工智能的发展
1、学会赋予意义,不要仅在技术层面和AI竞争,学会讲故事,成为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
2、突出自我的特点,与AI类的创造形成差异,你的个性及人本身是人们喜欢你的理由。
3、时刻关注与了解前沿信息,尽早掌握并驾驭AI这类高级工具。
4、果断远离那些毫无创造力的工作,利用AI工具,反向提升自己的创造力,以维持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生态位。
PS:本书有一个350个单词的段落是由算法编写的。
扩展阅读书目:《理解和改变世界——从信息到知识与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