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上不教的番茄炒蛋式写作法(写作新手勿点)
我参加了一个写作群,群里都是一群有趣的写友。
昨天讨论的一个话题挺有趣的,就是如何把写作变成炒番茄炒蛋。
01世界那么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
这是咪蒙的一篇经典文章题目,我觉得很切合今天的主题,就拿来借用一下。
写作跟番茄炒蛋有什么共同之处,我认为至少有三点:
1.都是一门新技能,需要花功夫。
2.先准备配料,再点火,而不是相反。
3.炒菜是按照客人口味,而不是厨师的爱好。
上面几个点看似互相不搭,但却缺一不可。
记得有人调侃日本人什么都喜欢弄出来个道,说是增加仪式感。
那我们今天就是炒蛋道……
没有什么是一盘番茄炒蛋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盘。
02不用汗水浇灌提纲,就用泪水湿透梦想
许多小伙伴为了写作日更愁坏了头。
有的小伙伴拿起笔不知道该写什么。
有的小伙伴苦熬半天写的不知所云。
今天我们就来按照炒蛋的方法解决它。
1.炒蛋是一门新技巧,我们必须重视它
初写作时需要安静的一段时间,推荐至少在1 个小时以上。
要跟家人或是室友打好招呼,防止意外事件打扰到思维。
然后做好个人卫生,调节好温度、湿度等环境控制。
这里请务必重视,写作是一个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活。
如果因为一些琐事而频繁打扰的话,会严重影响效率。
就像炒菜师傅提前做好卫生和买菜一样。
准备工作是第一重要的。
2.先准备配料,再点火,而不是相反。
《如何写好故事提纲》一书中寻访了很多知名小说家。
大家一致认为,列好提纲是非常关键的。
其实这个话题本来是小学作文中就已经反复提及的。
但人就是这样,越简单的事情越难以做到。
小时候简单是件幸福的事情,长大了幸福却变成了最不简单的事。
许多写友为了抓住灵感的尾巴,恨不得拿起笔就一蹴而就。
这样的写法多半是写到一半就灵感枯竭,无法持续。
或者是凭一时灵感突发奇想,过一段灵感枯竭又提笔忘词。
这样都是无法持续的,厨师不能依靠灵感炒菜,站街的“小姐”们也不是依靠性趣卖肉。
那我们怎么开始?选菜、洗捡、配菜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选菜—说了不依靠灵感,你就不能依靠自己的好恶选词,得依靠大数据。
推荐使用“微信热搜、微博排行榜”等工具选择最新最热的关键词。
选择热词跟选择食材一样,没有好的材料,根本就无法作出好活。
选择完热词,得把这些热词“洗捡”一遍。
也就是跟作者要写的主题碰一下,看看哪些能留下,哪些不能。
03带着客人的口味,开始点火。
带着选好的话题,在文章大纲中设计矛盾冲突、反转、包袱,金句和热词。
总之就是把手头的一切材料搭配成各色配菜和配料待用。
有许多写友会忽视这一步,觉得好难或是没有必要。
其实这一步也好比房子建好之后的装修环节,必须提前构思各个房间的功能属性,色调、使用频率等。
只有在这一步充分思考,并做好全盘构架之后,文章才有可能立体丰满。
郭德纲先生说:“我一上台,哪句让你笑,哪句让你鼓掌,这都是事前设计好的,一切都得按我设计好的来。”
写作亦是如此,如果不在成文之前想好一切构思计划,匆忙表演其结果不言而喻。
03谁不是一边诅咒写作,一边痴爱写作
在写作的过程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字:提纲。
一些优秀的写手甚至有好几套不同文体的适用提纲模板。
不断总结并提炼形成自己风格的文章模板,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则。
如果写作没有形成的固定写作提纲模板,甚至没有提纲,那是极其危险的。
写作并非一个依靠灵感的过程,而是像厨师炒蛋一样,有着严格的行文程序和逻辑。
总结一下,写文章应该像番茄炒蛋一样,先有固定的行文提纲,搭配最热的关键词和设计好的包袱及反转。
在一切还没有呈现出来的时候,在脑子里面反复过一下,直到满意了再形成文字。
写作不相信眼泪,谁不是一边咒骂着写作,一边热爱着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