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人,找资源,并确保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合适的合作伙伴,合伙人,团队成员等。
因此大量的注意力就投入到跟人连接交流的过程中,在选择的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个连接原则,那就是“互补”。
互补,这个词很熟悉,但是却没有经过仔细追问过:
百科上说:互补就是指不同系统之间互相补充,以提高系统的功效。
再通俗一点讲,互补就是通过协作能过做到1+1>2,产生更高的效率。在生活中,幸福的效率提升,在工作中供给价值效率的提升。
你有他不知道但想知道的,他有你不知道想知道的,彼此刚需,并确保合作效率质变才是互补。如果仅仅是单向刚需那不是互补,只能算是帮助。
在我们平常的连接中,就会发现,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同样的能力宽度(例如同一个职位),不同的能力深度,那么产生的连接互补顶多是技艺切磋,但构不成合作。这种互补,我见过太多,一旦连接,更多的是抱怨和彼此看不起,不光是不能互补,还容易出现互斥。
而不同的能力宽度(不同职位,职业,行业间),实现连接互补则是协作,这样的协作就更容易产生效率,这样的互补,也称认知维度互补。
高价值的连接就是实现认知宽度互补,每个人都有自己宽度领域内的深度专业能力,通过连接找到不同宽度领域的伙伴来实现互补,实现交换彼此专业常识,形成彼此见识,共同深入合作形成效率裂变,这样的互补才是货真价实的互补。
在创业中,无论是寻找合伙人还是合作伙伴,都应该本着能力互补的原则展开,关系,资源,效率这三点是不变的命题,你有关系,我有资源,那么就可以实现深入互补,形成资源关系的高效利用,你有资源,我有效率,那么同样可以做到高度互补,可以实现资源的深度加工。你擅长技术,我擅长营销,那么就容易深度互补,形成有效促进产业闭环。
因此,无论是找合作伙伴还是找合伙人,都不应该自嗨的讲自己有啥,而是基于一个命题展开,看彼此能否实现能力互补,共同高效解决这个刚需命题,这才是共赢的互补价值。
再深层追问,要做到高价值的互补,前提是一定是刚需,在一个刚需的场景下,实现彼此互补,能够在刚需的场景下提升共同商业效率才能够更深入合作。
面对刚需的商业痛点,用新的解决方式重构,并把不同的环节,分解给不同互补能力的人,把每个环节的变量变成常量,一起形成稀缺价值,构建更高效率的商业闭环。
有的人总说,我们两个和脾气,非常互补,我个人认为在商业中,这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认知能力互补+信任才是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互为刚需,互为欣赏,也只有这样彼此的能力才会抵消性格代来的副作用。
因此我认为互补还应该是信任大于分歧的合作关系。
之前就思考过价值的交换理论:好的价值连接模式应该是你好我才好的连接逻辑,任何合作,不应该是从自我利益视角出发,而是应该从对方视角出发,对对方有价值才是自己的价值逻辑,而互补同意如此,因此,信任就是互补的根基,只有彼此信任,减少揣摩,力出一孔投入到业务的不同环节,彼此协作,才能够形成业务的更高效率闭环。这也就是刚开始说的1+1>2的互补逻辑。
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