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谚语:“大寒大寒,防风御寒。”说明到了大寒这个节令,就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也在提醒人们出行注意保暖御寒。
大寒也是冬季六个节气之一,寓意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最好时候。
大寒也是每年(农历年)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令,大约半个月后就是次年的立春了。
可不同于往年的是,本该在年后打春,这次立春却有点早了,年前立春。
大寒同小寒一样,是表示天气寒冷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节气正处于三九和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大寒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片冰天雪地中的景象,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树枝上挂着冰凌,天空中飘洒着雪花。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季节里,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围着火炉取暖,享受着温暖的时刻。传递给我们的是大寒时节寒冷、寂静、清冷的气氛,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在寒冷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文献记载:
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大寒,十二月中。终而极之也,至此渐去冬令,故云大寒。”
2. 《授时通考·天时》中也有关于大寒的描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下,至此天气已动,自东而西,自北而南,寒气之逆盛者也。”
古诗词中有关大寒的描述:
1. 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大寒出江陵》一诗中写道:“大寒出江陵,晓色未开晨。行者皆扫道,舆马亦结冰。始知占岁事,曷不由阴坤。”
2. 宋朝诗人朱淑真的《夜坐听风急》一诗中也提到了大寒:“雪片逼花梢,风度透窗敲。何事偏宜夜,独凭诗酒豪。”
3. 唐朝诗人韩偓的《寒》一诗中也有“大寒临屋瓦,轻霜是玉尘”的描述。
文献记载和古诗词中都提到了大寒是冬季最寒冷时期的标志性节气,人们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同时也有一些农事活动需要在这个时候进行。古诗词中也描绘了大寒时的景象和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
过了大寒就意味着又过去了一年,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应该把握好新的机会和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