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猜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一”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从他的角度和层面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曾子说也就是“忠恕而已”。“忠”和“恕”,一个是指做事,一个是指待人。做事要秉公办理,要尽心尽力,要忠心;待人要懂得理解和尊重,要以诚相待。
南怀瑾说“吾道一以贯之”,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所以说仁只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说,仁就是在那里静坐,养性谈心为仁,不讲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己立人,也错了,应该体用一贯。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秉性不同,文化素养、生活阅历都不同,因此,对于孔子的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一”,对自己有帮助的“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