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海外陪读的时光,到明天就正好三年了。三年里发生了很多事,从文化冲击到生活习惯的改变与适应,语言的不通到敢于开口说话,三口之家的小日子到更多当地朋友进入你的生活,很多的改变让我们应接不暇。
妻子终于下定决心报了个英语学习班,与她的好闺蜜每周两节课的学习着。我也一直自学着当地语言,虽然号称世界第二难的语言,但因为你热爱它背后的文化与历史,学起来也并不那么枯燥乏味,反而是饶有兴致的。特别是某个词涉及到某个典故的时候,你就会突然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这么多年来你其实一直知道这个故事,只是不知道这个词而已。
每天早上送娃去学校,他总是急于在学校校门未开之时到达,等待着保安大爷吹响哨子,小娃娃们便一窝蜂地冲向操场,开始新的一天的学校生活。
每次他们班级到校的前三名基本都是由我家大哥和两个乌克兰小朋友夺得,大哥的胜负欲直接拉满,当车停进停车场的时候,他都会先环视一圈,看看那两个小朋友的车是否已经到位。如若第一,便心满意足的表扬我今天开的稳健;如若不然,则会怪我技术不佳,影响了他的夺冠。
国际学校的孩子们来自世界各地,班级里20个孩子来自14个国家,老师从幼儿园开始,也是一年换一个,十足的新鲜感。每年有很多新面孔进入你的生活,孩子们的生日聚会便是家长们最好的社交舞台。孩子们玩孩子们的,家长们聊家长们的,各得其乐。
周日超市和商场是不开门的,所以要补充下周的生活物品,最好周六都搞定,周日就是每个家庭享受生活的日子,基本带孩子们上一下各种兴趣班,比如篮球足球游泳之类的,基本不会有补习功课的。然后便是带孩子们各种生日聚会,家庭聚会,踏青之类的玩玩玩吃吃吃的生活。
有钱没钱,总要活出点人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