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启蒙系列
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说:“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思考的人,可以拥有十倍于别人的收入。比别人多花三倍时间思考的人,就能比别人多赚百倍的利润。”
作者艾菲致力于通过夯实“思维跃迁”与“自我认知”两大基石,获得蓬勃丰盈的人生。本书上半部聚焦于本质思考,看透问题的本质;下半部则跳出框架,教你站在更高、更广的层面去思考,丰富人生难题的解答方法。
要想获得既稳定又高效的自我成长,不仅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方法论,更要学习思考的方法,提升思考的能力。
本质的表现形式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电影《教父》台词
本质包含事物的根本属性、问题的根源和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1.事物的根本属性
根本属性就是一个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它的那个根本原因。
给出清晰的定义 当你能用“下定义”的方法说出事物根本属性的时候,你就拥有了清晰界定不同事物的能力。
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 那些能够“一语道破天机”的人,什么复杂概念到了他们的口中,都能变成一句浅显易懂的话。
打出精妙的比方 精妙的比方,是在不熟悉的事物的根本属性与熟悉的事物的根本属性之间架起的沟通桥梁。
你满地找雪茄烟蒂,终于找到了一个湿透了的、令人讨厌的烟蒂,看上去还能抽上一口,而且那一口是免费的,所以你就把它捡起来,抽上最后一口,然后扔了,接着找下一个。这听上去一点都不优雅,但是如果你找的是一口免费的雪茄烟,这个方法还是值得做的。
巴菲特用精妙的比方描述“捡烟蒂”式投资法。
2.问题的根源
对问题根源的思考非常重要,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解释,才能在下一次类似问题出现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在商界有一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有两步。第一步,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第二步,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口中的“道理”,就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有四个方面的特点:抽象,越抽象的就越在底层;简洁,事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往往都是极其简洁的;动力来源,它是各种现象出现的动力来源;通用性。它能被运用在万事万物之上。
本质思考力,就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清事物根本属性,看透问题根源,看懂现象背后底层逻辑的思考能力。
看透本质的方法
1.溯因推理法
第一次见到华生,福尔摩斯很快就说华生刚刚到过阿富汗,这一准确的论断令华生十分惊讶。仅仅根据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比如军人气概、脸色黝黑、手腕皮肤黑白分明、左臂受过伤,福尔摩斯就能推理出这个人的身份与来历。
溯因推理法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演绎推理法是由A推理出B,溯因推理法在看到了B后,去推测其原因A。溯因推理是解释已知事物的过程。
本质思考的具体路径
方法一:思考事物根本属性的两种假设法:求同求异法和先归纳后抽象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用求同求异法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即爱情是激情、亲密和承诺的结合。
爱情三角理论
先归纳后抽象法就是先进行归纳,再进行抽象和概括的推理方法。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抽象是指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共同的、本质性特征的思考过程。
方法二:思考问题根源的四种假设法:穆勒五法、5Why提问法、结构性分析法和系统性分析法。
穆勒五法代表了五种假设问题根源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5Why提问法是通过不断提出“为什么”,从而找到导致问题出现的整个因果链的方法。
结构性分析法能化繁为简,化混乱为整齐。
从纵向来看,最顶端的是需要分析出的问题的根源,下一层是这个问题所有可能的原因,再下一层是支持这些不同原因的各个子原因。
对“工作没做好”这一问题根源的结构性分析
系统性分析法
(1)系统的三个特征:系统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都要实现某种功能。
(2)理解系统的三个关键:存量和流量;回路,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延迟。
(3)如何在系统中找到问题的根源:要用整体的、动态的方式去看待眼前的问题。
3.逻辑上可能出现的各种谬误
第一类是基本谬误,第二类是对问题根源作出假设时可能出现的谬误。
基本谬误
(1)从众效应
人们很容易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得出一个假设,并将假设当成结论,不去验证那个假设是否正确。
(2)服从权威
听信权威对于事物根本属性、问题根源或底层逻辑的断言,而自己不去加以判断,也不去进行验证。
(3)以偏概全
由于没有获得所有的样本,在归纳时要避免过度概括、以偏概全。
4.本质思考要有好奇心,勇于提问
好奇心是进行本质思考的首要条件。一个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往往更有可能发现事情的真相,找到事物的本质。拥有好奇心的主要表现是勇于提问,不断追问。
要有足够的知识
即便你熟练掌握了进行本质思考的方法,如果你缺乏相关领域的知识,你还是会一筹莫展。不断学习知识,尤其是你所关注的领域和学科的知识,是进行一切思考,尤其是本质思考的重要基石。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
要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要进行所有可能的联想。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阅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
要有思考的持续性
相对平静的情绪 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保持相对平静的情绪,让思考变得更加清晰、更有条理。
思维破局
1.迁移思考·如何用80到90个重要模型,解决90%的问题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人只要掌握80到90个思维模型,就能够解决90%的问题,而这些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
查理·芒格这句话背后隐藏着的深意:想要顺利解决90%的问题,你不仅需要掌握80到90个重要的思维模型,还得学会对它们进行迁移运用,而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迁移思考。
思维模型
模型是任何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理解市场的两个简单模型:一是完全竞争,二是垄断。
完全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
垄断是垄断公司拥有自己的市场,可以自行定价。因为没有竞争,所以垄断公司可以自由决定产量和价格,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不均衡发展策略”模型
印度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不发达,他们采取先集中力量发展较为容易的轻工业,再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不均衡发展策略帮助印度经济在短期内获得了非常快速的提升。
“竞争战略”模型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竞争战略,它们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为用户提供低价格的产品,要求企业有持续的资本投入和融资能力;专一化战略是指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户群、某一产品线的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的市场;差异化战略则指在某些方面做到在行业内独树一帜,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甜蜜区”模型
巴菲特解释道:“你不需要成为了解每家公司的专家,甚至不需要知道很多。你只需能评估你能力范围内的公司……能力圈的大小不是关键,了解它的边界则至关重要。”
2.底层逻辑
迁移思考,除了能对思维模型进行迁移运用外,还能对底层逻辑进行迁移运用。
对抗熵增的方法:让系统成为开放系统
1.将熵增定律迁移运用在企业管理中
华为作为一家公司都在源源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换。这都是在努力地将华为打造成开放系统,从而让华为拥有对抗熵增的能力。
2.将熵增定律迁移运用在个人成长中
(1)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将别人的成功看成自己的灵感来源,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将别人的成功当成对自己的威胁,从而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与脆弱感。
(2)用流量思维代替存量思维
(3)用终身学习代替临时学习,用终身探索代替不再探索。
对抗熵增的方法:远离平衡态
1.迁移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华为“蓝军”的主要任务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公司的战略与技术发展,进行逆向思维,审视和论证“红军”的战略、产品、解决方案的漏洞或问题;为公司董事会提供决策建议,从而确保华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迁移运用到心智成长中
(1)从舒适区走进学习区,甚至恐慌区
在舒适区里,在熟悉的环境中,这是暂时的平衡态。然而,平衡态正是熵最大的时候。只有从舒适区走到学习区,甚至恐慌区,你才能取得快速进步。
(2)颠覆式成长
个人成长遵循的是S形曲线,刚开始时,会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平坦状态,而后则会如火箭般骤然上升,并最终在高位保持平稳。
学习的S形曲线
远离平衡态也是如此:你需要一次又一次走在漫长的平路上,然后跃上巅峰;在好不容易跃上巅峰之后,你又要开始走第二条S形曲线的漫长平路了。然后,就这样不断进行自我颠覆。
升维思考
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爱因斯坦
升维思考是指跳出眼前问题的限制与常规解法,通过层级、时间、视角、边界、位置、结构的变换,重新思考问题及其解决之道的思维方式。
1.层级思考法
从罗伯特·迪尔茨提出的逻辑层次理论:愿景层位于最高层,它是超越个人身份的,是关于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或者说是关于我们的人生使命的。
逻辑层次理论
逻辑层次中的上一层对下一层有指导作用。高层次上发生的改变必将在低层次上产生相应改变。在低层次上发生的改变有可能会影响到高层次,但不会必然发生。
2.时间轴思考法
“时间”是一种维度,大多数人都没关注。
站在时间轴的终点上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将在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因为所有的事情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将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站到更远处
站到更远处能让我们从此时此刻的纠结中抽离出去,站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回望。当下的强烈情绪和纠结就会淡去,被情绪掩盖的真实需求与渴望就会浮现出来。
退到时间线外
每当被不良情绪深深困扰的时候,尝试着退后一步,像个局外人似的退到时间线外,想想过去、现在和未来,然后就会平静下来。
拉长你的时间
把时间拉长后,你会发现,自己焦虑的一切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如果一件事是你真心想做的,你根本无须如此着急,更无须焦虑和恐慌。
3.视角思考法
上帝视角
“人类拥有独特的从更高层次俯视的能力,这不仅适用于理解现实和现实背后的因果关系,也适用于俯视自身和周围的人。
全面升级世界观
世界观上发生的重大转变会极大地拓展你的思维,改变你的想法,增加你的见识,从而使你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判断和思考。
普鲁斯特:“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风景,而在于获得新视角。”
4.第三选择思考法
如果你只会一种做事的方法,那你就和机器人无异;如果你只会两种做事的方法,你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你想真正地拥有灵活性,你就必须至少掌握三种做事的方法。
5.无边界思考法
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边界。
有限游戏的参与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自愿给自己设定了很多边界,主动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自由。无限游戏的参与者则将时间拉长到一生,不以取胜为目的,而是主动延续着各种无限游戏,以达到根本自由的状态。
无边界思考法
用无限游戏的方法去思考人生中的一切,从而打破各种边界,获得人生自由的思考方法。关键包括三点:消除时空边界、消除角色边界、修改规则
人生的无限游戏
罗素说:“三种纯粹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的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从本质上来说,无边界思考法正是对我们人生观的拓展与重塑。当你的人生观从狭隘、有边界变得宽广、无边界的时候,很多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这也是升维思考的厉害之处,有时根本无须解决问题,问题就会自行消解。
6.塑造者思考法
跳出最小阻力路径
能量在流动时,一定会找寻最容易的路。阻力最小是最自然而然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所决定的,跳出最小阻力路径,就需要启动塑造者思维。
重塑人生
第一步,扪心自问“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步,从零开始创造
逆向思考
查理·芒格则认为: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就要先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就要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查理·芒格
1.成功-失败模型
逆向思维聚焦于失败的原因,可以在看到成功的原因的同时,毫无遗漏地关注到究竟什么会导致失败,在实践中提高成功的概率。
误判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
误判心理是由于心理习惯所产生的误判。误判心理学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它研究到底哪些心理反应会让人们做出错误的、非理性的判断与决策。
当“避免不一致性倾向”与“讨厌不确定性倾向”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非常可怕的后果:过早地做出决定但永不改变。
事实上,不论是误判心理学,还是行为经济学,都能从中看到人类的心理、认知和情绪对行为决策的巨大影响。
大败局和小败局
非常成功的创业者和一般成功的创业者以及失败的创业者之间,往往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的动机和动力来源往往不同。特别成功的创业者,一定会有一些其他的动力,比如非常狂热地喜欢和信仰自己做的东西。
2.变化-不变模型
世界上永恒不变的就是所有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正向思维关注变化,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跟上变化的脚步;逆向思维聚焦于不变,帮助我们在看到周围变化的同时,关注究竟什么才是隐藏在诸多变化背后那些不变的东西。
宏观层面
1.周期性变化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周期性的确定性,巴菲特的投资之所以无往而不利,原因之一就是他洞悉了周期性变化。
2.线性变化
线性变化是非周期性的、渐进的、不是循环往复的,只是往一个单一方向发展的变化。
如果你总在追随变化,就会忽略掉隐藏在诸多变化之下的这些不变的规律。
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是商业和企业的层面,在商业这个层面,很多东西都在瞬息万变,但至少有两件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第一,一切商业的起点永远都是消费者获利;第二,人性是不变的。
微观层面
可迁移能力是一种非常基础的能力,是指那些从一个角色转到另一个角色后,那些依然能被不断重复使用以及无障碍迁移的能力。一个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底层可迁移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3.加法-减法模型
面对同一个目标,正向思维聚焦于加法,逆向思维关注减法战略。在看到增加是一种选择的同时,关注到减法战略的巨大力量,并用减法战略实现增长与改变。
用减法做目标管理
当你开始做减法时,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才会浮出水面,才能真正看到事物的优先级。
成功人士的所有行为和精力都紧紧围绕着他们的目标来进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很多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情,从而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用减法做生活和人生管理
不论是“断舍离”还是极简主义,都是通过清理物质世界,达到清理内心世界的作用。它们都能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向内觉知,意识到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以及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样就不会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和无穷无尽的欲望中
4.幸福-痛苦模型
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不是追求快乐,而是规避痛苦。要获得幸福,就要节制欲望,从而规避痛苦。把对快乐、财产、地位、荣誉等的期望调至一个节制、适宜的尺度。不该对任何事情、任何处境抱有巨大期待;也不要热烈地追求尘世中的一切,不要强烈地抱怨计划落空或事业的功败垂成。
一方面,没有人能完全地达到真理;另一方面,没有人的努力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