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试着不看教参,也不看现成的教案,独立完成备课,看看自己的内功如何!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
尽管自己已经将这篇课文,熟读了好几遍,上周每天将巜灰雀》这篇课文读了一遍,一周下来,也已经读了不下于六七遍了吧,以为自己已能做到一气呵成了!事实并非如此!
我理解到本篇课文的重点是通过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对话,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一步步揭示人物的美好品质!可是,真正开始备课时,才发现自己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首先,教学流程设计的思路模糊不清。备课时所想的全是如果这样设计,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能否打动听课老师,在这样的心态下,头脑中不时有不同的声音在打架,忘记了自己该和学生们共生共长,忘记了我的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会有什么收获,又会有什么困惑!于是,备课的布局成了焦虑中的盲人摸象!
其次,过渡语冗长单调。下午坐了半天,终于将教案初步完成,可是在各个环节的过渡语设计时,又再次陷入卡壳之中,总觉得不够利索,语言不够干净!在边写边说时,发现要么打结,要么干巴巴的,连自己都不能打动,怎能抵达孩子们的心里呢!
再次,为了体现融课堂的形式,绞尽脑汁地设计小组学习活动,有种硬塞进去的尴尬,真的是东施效顰的丑陋了,尽管在平时教学中,也会有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都是随性的,而这次是为了融而融,就成了解不开的疙瘩了!
备课是我该提升的基本功,一节好课得益于课前的足够深的功夫,通过今天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任务中,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内在虚弱!啥时候学习都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