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反脆弱》
你好,感谢关注《无忧在读书》的简书专栏。“开卷有益、读书无忧”——我是荐书人无忧,今天在读的书是《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作者: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译者: 雨珂,中信出版社)。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塔勒布说,“写作的价值在于它能给予我们一种冒险的刺激感”。——反脆弱,就是“一种冒险的刺激感”。
什么是“脆弱”?作者的定义是:“不喜欢波动性的事物,而不喜欢波动性的事物往往也不喜欢随机性、不确定性、混乱、错误、压力等”。可以理解为,不喜欢不确定性。
谈到脆弱与反脆弱,作者以“风”与“火”为例,感性开篇:
“如何爱上风?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
这是作者对待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态度,也提供了检测脆弱性与反脆弱性的标准:
“从随机事件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的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则是脆弱的。”
中国人讲,世事无常。在面对不确定性(如:风)的时候,你是只能被动地成为受害者(如:蜡烛),还是能够主动利用变化(如:火)从中获益,是本书的关键。“当你寻求秩序,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而当你拥抱随机性,你却能把握秩序、掌控局面。”面对脆弱,作者认为,“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不断利用不确定性的冲击、压力和波动实现自我再生的机制”。
“脆弱”的人,总是希望能处在一个和平、宁静、有序、可预测的环境中;也不会喜欢不确定、波动性的事物;更不会不喜欢压力、伤害、混乱、事故、无序、不可预测的后果。他们更关注的是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反应,而非正面反应。
遗憾的是,现代化驱逐“不确定性”,否定“反脆弱”。
作者给现代化下了定义:“人类大规模地治理环境,系统性平整世界的凹凸不平,以及控制波动和排除压力。现代化就是系统地将人类从充满随机性的生态环境中驱逐出去,包括物理的、社会的,甚至认识论的生态环境。”
毫无疑问,作者认为,现代化让人变得更加“脆弱”。比如:预测带来了脆弱;干预带来了损伤;舒适带来了萎缩;闲置带来了衰老;安逸带来了堕落。而这与生命体的规律是相悖的——“生命的奥秘就在于强韧性”;“人体可以从压力源一定限度的刺激中受益”;“任何有生命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反脆弱性”。
生命体是猫,而非洗衣机。猫,作为有机体,能自我修复、喜欢随机性、在压力后需要恢复;洗衣机,作为机械体,需要维护、厌恶随机性、在压力下反应不足。
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讲了反脆弱的方法,比如:可选择、不预测、不干预、非线性、否定法等。大家可以结合经验去体会。作为书评,就不一一剧透了。
作者认为,我们不得不接受两个事实:一个是,“黑天鹅”的随机性是无法追踪的。“不可测量和不可预测的将永远不可测量和不可预测”。另一个是,“黑天鹅”主宰着社会和历史。“黑天鹅”事件对历史、技术、知识及所有事情的发展有存在的必要。
反脆弱,不是天真地去预测和避免“黑天鹅”事件,而是“识别脆弱性,在脆弱事物的崩溃上下注”。就像那句话,“人生总会摔倒,即使跌倒了,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面。”当别人为不确定性恐慌,因变化哭泣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获益。
谈到人生,作者用了“游客与冒险家”的比喻,认为,“观光化是如何通过吸尽最后一点不确定性而阉割了喜欢不确定性的系统和生物体,同时还给他们以获益的错觉。”塔勒布说:“如果我能预测我未来每一天的轨迹,那么我会感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已经死了”。
结尾,作者呼吁做“生命的冒险家”:“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野味也会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没有意义。”
这是看透人生真相后的理性、勇敢和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