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要求君子弘扬圣王之道,君子有弘法之义务,而且应该擅于解说,具备一个优秀传道者的素质。议论说教的难度在于,要让最卑贱的人接受最高尚的思想,将最纯粹的大治之法用于最混乱的局面,单刀直入、直接了当是达不到目的的。
谈论上古的事迹不免显得不切实际甚至荒谬,议论近代的事又可能显得平淡。所以高明的人找到中间最合适的点,谈论上古的事迹不会显得不切实际,议论近代的事不会显得平淡。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适应不同的世情或抑或扬,或缓或急、或详或略,唾手而来,自己就像一个水闸或者墨斗一样,根据水量和弯曲度随时调整。达到目的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不会损害目标的实现,效果不会打折扣。
所以,君子衡量自己应该像用墨绳将曲木取直一样,严以待己,这样才有资格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对待他人则需要像用船载人渡河一样,宽以待人,包容他人的不足,从而凝聚最广大的百姓,成就天下的大事。
君子贤良却能包容疲弊之民,智慧而能包容愚笨之人,博通而能包容浅陋之人,纯粹而能包容复杂之人,弘扬圣王之道,教育引导他人就应该用这种兼容并包的方法。
荀子最后用一个例子来做总结说明。徐国是西周时期淮夷部落中最强诸侯国,周宣王亲率大军与太师皇父、司马程伯休父前往征讨。大军沿淮水东行,不疾不徐,周宣王下令不许骚扰沿途的百姓,同时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徐国君臣,周朝的军队在淮水沿岸给徐国军队以沉重的打击,但周宣王的中军帐却稳扎原地,军队并不乘胜追击,徐国君臣于是心悦诚服前来归顺,徐国臣服后,淮夷各方国纷纷向周天子臣服纳贡,南方从此便安定下来。因此《诗经》上说:“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其实中国近代革命史就给我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如何向普通老百姓宣传革命真理,让贫苦大众一起闹革命,推翻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呢?在建立革命根据地时期,我们的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口号是“保卫胜利果实”,解放初期,我们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建设现代化文明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各个时期的口号也都是化繁为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如“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交够国家的,管够集体的,留下全是自己的”、“白猫黑马,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等。
附录:
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佣。善者于是间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世而不佣,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嬴绌,府然若渠匽檃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抴,故能宽容,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诗曰:「徐方既同,天子之功。」此之谓也。
____ 荀子《非相》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