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的教育
二十年目睹教育之怪现状
白夜私语续13
61
努力,不是为了要感动谁,也不是要做给哪个人看,而是要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并拥有选择的权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过一生。对于做了近三十年的教育工作,我现在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以便我能够看到一丝一缕的希望。当我实在受不了工作的无聊,厌烦了现有工作时,我可以干脆的说:去他奶奶的,老子不干了。火萎了,重起炉灶。我又想起韦小宝了。
62
每人发了一个竹制书夹,制作精美,有学校校标,有书法家题写的“天道酬勤”四个大字,都是电脑刻画的。作为一件办公用品,大气实用。学校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而我们却越来越老。这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书屋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有茶,有咖啡,虽是速溶的,但也一应俱全。书屋里常有各种活动,研讨,评课,读书论坛。几年来,在书屋的活动我一次都没有参加过,不是不想,而是没有理化上的活动安排在教师书屋。不过我倒是借过好多次书。平时想看一些书,就先去教师书屋查看,有就借上,没有就浏览一下书目,喝上一杯咖啡。我不会在教师书屋阅读,心无法安静,常有来来去去的老师和领导。我不习惯在读书时有人看我,看我手中的书,说我手中的书。
在教师书屋我只做三件事:借书,喝咖啡,聊天。借书是主要目的,可借的书在逐渐增多,我阅读的速度明显较慢,各种杂事让阅读时断时续,让我频繁感觉到阅读的艰辛。喝咖啡是一种调剂,我喜欢咖啡的苦涩味儿。在咖啡的苦涩味里消磨一段时光,也如我在已逝岁月里的感觉,让自己更能体验生活的况味,让回忆更加真切。也许我的日子常常清淡如水,这种苦涩的味道反倒丰富了生活体验,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让我兴奋许多天。一杯咖啡的时光,足以让我把过去回忆一遍,也足以让我把未来想象成若干个版本。我就在这一杯咖啡的时光里穿梭往复,在咖啡的苦涩味里反复调合,整合出一段属于自己的慢时光。这样的慢也足够让我把握心动的方向。
这几日内心的煎熬远未结束,感觉这种煎熬会持续一段时间,看似正常的秩序隐藏着种种玄机,不知道这些玄机将会怎样折磨我。但我确信,我注定是被抛弃的那一个。我在渐渐老去,也在渐渐失去原有的竞争力,这是一种必然趋势,谁也无法改变。我想,我们竟争的方向也要改变,我们竟争不了人生的力度,我们可以竟争人生的宽度、厚度和长度。我深知无须忧虑,却忍不住忧虑。修炼的路还很漫长。
63
学科组活动传达了一些精神,也布置了一些任务。计划要建立一个资源库,老师们是资源的创建者、搜集者、整理者,组建好后共享。这也是一项看得见的成果,是一项值得做的工作,做成后更是一项可以炫耀的资本。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共享时代,有人借共享在做一些掠夺资源的事,完全无视知识产权。共享是一种趋势,是一种必须。共享的目的是创造更大的价值,创建共赢的局面,却也在抹杀个体的贡献和价值,个体只有始终参与其中才能受益,而现实中个体不可能做到始终参与。
64
今年度的第一次月考布署工作会议上,主管教学的校长讲:不得以电脑坏了手机没流量等理由拖延阅卷!如果不能完成阅卷,请事先说明,我们另行安排阅卷人员。这种威胁已不仅仅一次,也不仅仅在考试阅卷中。
去年的时侯,我以家中电脑坏了,手机阅卷慢,眼晴疼的原因,抗拒周六周日阅卷。今年,作为一件典型事件在会议中提出来了,大家都没有出声,我更没有话说了。大家早已习惯了做沉默的大多数。
多年前,我与朋友抗拒周六周日的无偿监考无偿阅卷,最终,学校的月考及阅卷均改在周内完成,大家都是受益者。但是,我们也成了学校管理中的难题,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另外,我们也成了大部分同事眼中的傻瓜,闲的蛋疼,专与领导作对。
所以,我只有沉默。所以,我更安静。所以,我无话可说。
65
前段时间,我与某人谈过个人考核成绩的问题。由于这几年排给我的班在八年级结束时的年级排名均为倒数后三,教学的难度很大,学困生数量多,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不利于提高成绩。所以,我的教学成绩始终落后,没有突破,也难有突破,严重影响了个人考核成绩,希望能够得到相关层面重视,也希望能够得到解决。
这学期某次九年级组会议中,校长讲,班级排名和学生排名不能作为教学成绩落后的借口,化学课是九年级新开的课程,所有学生都是零基础开始学习,对化学教师都是平等的。不能以排名为借口来掩饰你教学的问题。
显然,这种说法不承认个体差异,不承认习惯差异。以此推理,是不是所有考进高中的学生都应该在毕业时考入重点大学?没有考入重点大学就是老师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悖论。目的并不在此,目的仍是让你闭嘴,仍是让你承认学校领导层的一切决策都是合理的,你无须多嘴,只管执行。其实也没什么,因为再也没有人敢表示异议了。异议和声音也将在一代人老去的过程中消失。
2020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