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不可以因为能够得到或者得不到而选择有亲近、疏远之分。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假如我和朋友借钱,朋友不愿意借给我,那么我是不是因为借不到而和朋友疏远了?或者就因为借到了而和朋友越来越亲近了?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如此,孩子考了个好成绩就对孩子好,成绩考得不好就对孩子开始打骂。这已经不是对孩子的关心了,简单的说就是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想法就被受到父母的批评,往往是因为父母自私的想法没有得到实现。因为我们都知道,生气和愤怒是一个人没有底牌的表现。
在我们的工作中,客户有时候会给我们独家委托的房源,有时候会普通委托,那我们自己可以给可以评判吗?又或者因为事情的不同而对客户产生亲近疏远之别吗?服务可以有先后顺序之别,独家委托可以重点推荐和维护,但是我们在心里产生亲疏之别,否则就是心偏了,那事就会偏。
就像马谡去东吴说服孙权和蜀汉联盟一样,上不辱君命,下不失臣格。看到油锅不惧怕,达成盟约不失态,不偏不移,中庸之道。总之我们的心不能够被事物的改变而改变,稍微有些外部世界的变化而我们自己就要改变了吗?当然不,因为我还是我,始终没有变,如果我是一个容易被改变的人那就会一事无成。只有真正做到看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因外物的变化而变化那才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心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