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表扬》
咨询571场,讲师班434天,读书打卡265天
亲子陪伴中,我们可能往往都蛮擅长于做两件事,即批评和表扬。引起我们批评孩子的理由太多了:不好好吃饭,不能按时起床,不能早睡,不认真写作业,学习成绩下降,和家长顶嘴,玩手机看电视……总之,孩子不能在预期中成长,孩子在我们的期待中退步,我们批评他们,这有错吗?当然,批评是因为我们希望要孩子变好,更上进,更优秀。从这个层面来说,似乎也没有很大的错误。但是,我们批评的同时往往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你就是个懒人,笨蛋,多动症等等。这样批评式的教育,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人,慢慢地孩子产生自我概念,就是我们所贴的那些标签了。
当然,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批评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开始学着改变。结果是,有些家长对孩子变得特别温柔,不敢说,不敢讲,在孩子面前唯唯诺诺。一旦孩子做了一点什么好的事情,就极力赞赏,甚至把孩子捧上了天。比如,你是最棒的孩子;这样下去,你将来肯定能赚大钱,当大老板。这样的做法,其实也不对。当然,孩子做了什么好的事情,比如当成绩进步,帮家长做家务等等,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赞扬和欣赏孩子所做事情的过程,而且不是要特别强调结果。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我们需要对孩子强调的是,他们现在努力上进,是因为将来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
作为家长,很不容易的是,并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也并没有哪一本教科书会直接告诉我们,该怎么陪伴自己的孩子。在共性中看个性,在个性中找共性,也许是我们家长所能做的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