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法则,让生活更整洁美好 断舍离有一个很重要的“751法则”。
这个法则是关于总量限制的。以前,这个法则的对象都是家居物品,但是它也同样适用于工作场合,可以说它是整理、整顿法的本质。
整理和整顿的目的是把物品从右边移动到左边,收拾得整整齐齐,从而使其看起来很干净,但是断舍离并非如此。断舍离的目的是“舍弃”不必要的东西,“断绝”与物品的关联,从而与之“分离”。因此,能否扔掉多余的东西,让空间变得整洁,才是断舍离与一般的整理术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就以工作场合中的桌子为例,详细讲解一下断舍离 的“751法则”。
1.抽屉等“看不见的空间”,收纳的量要控制在7成以内。
2.桌子上的笔筒或书立等“看得见的空间”,收纳的量要缩减至五成以内。
3.相框或展示架等“展示性的空间”,收纳的量要控制在一成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眼前的收纳空间自行进行总量限制。
只要 你能将收纳的量严格控制在这个范围以内,就能呈现出既好用又好看的收纳状态。
看不见的桌子抽屉当然不用说了,桌上的架子或书立等空间如果堆满东西的话,不但不方便拿取,还会搞不清楚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如果不能及时使用,物品就无法被活用。
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工作中的信息整理。
总量限制“7:5:1法则”的思考方式
找不到想要的物品的状态是“物品(文件等)的通道”受到阻塞时发出的信号。“751法则”的目的就是让你远离这种状态。
游刃有余的收纳会让你彻底活用你喜欢(必要)的物品。
这就是所谓的断舍离。
断舍离让你认清自我 我们都喜欢找借口,而且非常喜欢为自己找借口。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现象。
就拿整理文件这么一件事来说,就有“现在很忙(过会儿再做)”“今天太累了(下次再做)”等形形色色的理由。在如此多的借口之下,断舍离的进程只得一拖再拖。结果桌子周围就变成了“仓库状态”。最后,连什么文件大概在什么位置都搞不清楚。
断舍离是通过物品认识自我的过程。
拖延断舍离进程的时候,你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不整理文件”。
恐怕很多人不整理的根本原因都是“嫌麻烦”吧!
那么,我们真的天生“怕麻烦”吗?在公司里,既逃不掉上司的审核,也躲不开下属的视线。在这样一个处处受人监视的环境下,所有人都会有所顾虑,生怕一旦给人留下“怕麻烦”的印象,就会影响自己在公司和客户心目中的形象。
其实,在整理桌子抽屉的过程中,也隐藏着很多让你审视自己的线索。不妨问问你自己,是不是无法迅速找到重要的东西?是不是有很多支相同颜色的圆珠笔或签字笔,在它们身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如果是的话,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通过物品看到的自己会原样地呈现在工作当中。说得直接一点,“不擅长整理,总是拖延整理”的人,在工作中一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你做一个新产品的创意策划时,如果嫌收集市场信息麻烦,就不可能自信满满地在会议上发言,更不可能推动整个企划顺利进行下去。
假如你认为工作与整理是两码事,那我不得不提醒你,这又是一个借口。
“断”让你温暖
“舍”要满怀谢意
“离”要充满理解
断舍离主张告别不需要、不合适以及不舒服的东西。
除了要“舍弃”东西,还要从入口“断绝”无用的东西侵入,并决绝地与“扔掉觉得浪费”、保留下来也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分离”。
但是,断舍离并不是说要把东西彻底处理得一干二净。
有人曾忧心忡忡地问我,“收藏品是不是断舍离的对象”。我要解释的是,只要收集的东西对你来说很有必要,并且能让内心感到安宁,那它对你来说就是有用的东西,就应该保留下来。
其实,不扔也是一种断舍离。
断舍离并不是为了达到扔掉、去除的目的,而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正视物品的途径。如果某件东西不适合扔掉,舍弃掉对自己无益,而且你对它也没有多余的执念,那断舍离的结果就是选择将其保留下来。
不需要的东西消失,无用的东西不侵入,就能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处在这样的空间里,心情会像沐浴着阳光一样温暖。
此外,在你扔掉现在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其中一定会有从来都没用过的东西。它们一直没有发挥过自己的作用!比如,在电器城一时冲动购买以后从没有用过的手机壳,别人赠送、自己却不喜欢的昂贵名片夹等。像这种“拥有却不曾使用”的东西,相信每个人至少都会有一两件。
人类之所以制造物品,主要目的就是让它们实现某项功能。但是,我们却没有给它们提供实现功能的机会,只是让它们终日虚度了光阴。假如我们是物品的话,一定会很不甘心、很难过吧!
一直被放着的物品,多半今后也不会被使用。与其那样,倒不如来一次断舍离。
断舍离的时候,对没有使用就扔掉的物品要怀着“对不起”的心情,对使用后扔掉的物品要持有“谢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