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武志红的心理学专栏。看到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这里,讲到人和人的沟通,还有关系中,需要保持平等的关系。不要觉得对方是你的上司,你就得比他低一等,或者对方是你的下属,你就得比他高一等。要永远保持平等的关系。
包括以后和孩子,和爱人相处都是一样的。现在很多大人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是大人,是家长,就总觉得自己的地位高孩子一等,不论是平时的交流还是沟通,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孩子必须听自己的。但实际上,家长也是人,人怎么会没有犯错的时候,而且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自己思想的,你不可能让他完全按照你的思想来活,那样孩子会很痛苦。所以我们要学会和每个人相处都保持平等关系,很重要。
平等的关系,才是你真想要的、最舒适的关系。
然后讲到有一节课程叫《你存在,所以我存在》。还是引用一下武志红老师的故事。讲到武志红老师读研究生的时候,认识一个哥们。认识了几个月以后,他们成了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几乎每天都要见面。这里必须强调一句,主要是他经常找武志红老师,武志红老师呢,其实是想躲他,但那个时候,武志红老师作为“滥好人”,没法儿拒绝他。
所以,在他们当时的这个密切关系中,主要是他感觉特别好。
逐渐的,武志红老师发现他有一个问题:他恨不得把他每天发生的所有琐事,都讲过武志红老师听。比如他今天吃了一碗面,连面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吃面的感觉如何如何,都要讲给武志红老师听。
后来,武志红老师实在受不了他这种倾诉欲望,于是对他说,你那些破事,有什么好说的,以后少给我讲这些,多讲点有意思的。他说,他也知道这些琐碎的事很无聊,但他就是恨不得把这一切都告诉武志红老师,让武志红老师知道。这股劲,好像他控制不住似的。
多年后,武志红老师在一次咨询中,通过一个细节,才弄明白了他的心理。这个细节是,武志红老师问他的一位来访者,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她回答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一双眼睛,能看到她的一切。
这位女士的回答,让武志红老师立即想起了他的哥们。武志红老师马上就反应过来,他们是同一种心理需求,希望有一双爱的眼睛,能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就是说,我的感受,必须经由别人的看见,才开始存在。当没有被别人看见时,它就像是不存在的一样。
当课程听到这里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有了精神。因为感觉就像在说我自己一样。我自己不正是这样么,前些时候和我女朋友分手之后,自己和丢了魂似的,但自己扪心问问自己,跟她时间磨了这么久,感情早已经磨平,我难受真的是因为没有她而难受吗?其实并不是,我深刻的知道,我只是需要一个人来陪着我,看着我,能看到我的努力,我的成功,我所做的一切。当这个人没有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很失落,感觉自己做过的和白做了一样,和没做过有什么区别。然后当我现在又有了新的女朋友来陪我,我就马上又找回了自己的状态。因为又有人陪着,看着我了,感觉又找回了自己应该有的状态。
所以看到这里,我就感觉,这说的就是我这种心理需求。但是武志红老师并没有讲怎么解决,我发现看武志红老师的课程有一个问题,就是会帮助你找到问题,但是都没讲怎么解决,所以我还是坚持把专栏学完,也许以后会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