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孔子再次的表扬了管仲。
给大家讲一个管鲍之交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两个人的关系特别好,从小一块儿长大。后来就有人去和鲍叔牙说,管仲这个人不是什么好人,他跟你合伙做生意,总是他拿大头你拿小头,这不公平啊。
鲍叔牙说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送,他拿多一点也是应该的。
又有人和鲍叔牙说,管仲在背后说他坏话什么的,鲍叔牙说没关系,我们俩之间没有秘密。
这两个人的关系是非常好,互相信任的关系。但是管仲和鲍叔牙后来分别辅佐了两个不同的公子,当时的齐襄公无道,导致鲍叔牙陪着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的一个小国家。
管仲和召忽陪着公子纠奔鲁,后来齐襄公死了,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就快速地回国,谁先回国就可能是谁先继位。在回国的过程中,管仲让公子纠先走,他想办法去拦住公子小白,在阻拦公子小白的时候他一箭射住了公子小白的带钩,中箭后公子小白摔落下马,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死,于是带着人就走了。
结果公子小白没死,他反而抄近道先于公子纠回到齐国,成为了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鲁国把公子纠杀了,以及所有追随他的人,包括管仲、召忽。
这时候鲍叔牙就对齐桓公说,管仲不能杀,为什么呢,他说管仲这个人是个人才,如果你希望把齐国治理好,我鲍叔牙可以帮你,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有道明君,匡扶天下,九合诸侯,我做不到,这事必须得管仲才行。
后来齐桓公就让鲁国把管仲送回来,主他要亲自杀他,于是鲁国就派人一路把管仲送回了齐国。
管仲心里知道,鲍叔牙一定在设法救他,他就怕鲁国人反悔,因为鲁国人一旦醒过味来,把管仲送回去就相当于把一个特别能干的人送给自己的敌国,所以反而他在鲁国有可能得不到人身安全的保证。
于是管仲在回齐国的车上开始唱歌,故意唱特别快节奏,特别带劲的歌,为什么呢,因为他希望马车夫赶车赶得快一些,又不能直接说,于是就用这样的办法影响马车夫。
后来管仲回到齐国与齐桓公面谈过后,果然情投意合,于是封侯拜相,管仲也帮着齐桓公九合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这段典故孔子的学生都知道,也是当时的热点事件,子路说,“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跟随赴死,但是管仲没有跟着赴死,反而苟且偷生,还去辅佐齐桓公治理国家,“未仁乎”,这个人不是仁人吧?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齐桓公能够不依靠武力要挟的方法,能够九合诸侯,群交召开诸侯大会,这是因为管仲的能力。管仲当时最重要的就是盐铁专卖论,一方面煮海为盐,开山打铁,有盐有铁,国家就会变得富庶强盛。
之前齐国并不富庶,当年周武王在分封这些地域的时候,把鲁国分给自己的弟弟周公,齐国分给宰相姜子牙,还是有一点亲疏之分。齐国靠海,没什么自然资源,管仲就提出了盐铁专卖论,帮助齐国发展了经济。
孔子说,能够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和平条件,如其仁,如其仁,这就是仁啊,这就是仁啊!
为什么之前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关键是你要看大节,对于一个时代,对于那个时代的老百姓来讲是不是有大德,是不是推进了时代向前发展,这才是一个人是否有仁德的表现。
匹夫之勇是不值得称道的,为了一时的意气,为了一些浅见薄识之人对他的评价,而追随公子纠赴死,这并不是真正的仁德。
学习心得:
一个人是否仁德,需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看,这就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境界有高低之分。
为了留着有用之躯报效国家,造福百姓,而甘受一时之耻笑,忍辱负重,这不是有大德之人所能行之事吗?
如管仲,没有追随公子纠赴死,反而宁愿担负不可避免的骂名,如子路之流所说,苟且偷生,被人耻笑,反而从鲁国逃回齐国,辅助齐桓公成就一段霸业,何其壮哉!
管仲是做大事的人,所以他的格局,眼光是没有放在一时一人的小格局中。追随公子纠时箭射公子小白,这是忠于公子纠,而在公子小白与公子纠胜负已分之后,又立即抛弃过往,全力辅助齐桓公成就一段历史佳话,这是审时度势,心怀大业。这样的人不是能轻易被限制住的,他们心中没有小我,而只有大业,他们也是最无情之人,不被普通小我的情感所约束。
孔子是能理解管仲的,所以他说“如其仁,如其仁”,这就是仁啊,这就是仁啊!
也许孔子在说这话的时候心中也在感叹,自己也希望能如管仲一般,成就一番大业,造福一方百姓,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功绩。
作为一个普通人,也需要具有大格局,大眼光,虽然每天的工作生活都很普通琐碎,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历史,来锻炼我们这样的格局和眼光。身在普通日常生活,心却可以在更大的时间空间中无限畅游,超越生命的意义,也在其中。
在你心中,你认为的大格局应是怎样的?
在我心中,我认为的大格局,就是身甘于普通平凡的生活,心却可以无限开阔,通过学习思考,修炼身心,直至最终超越平凡普通的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
孔子时代的人追求的是济世经邦,辅佐君王成就大业,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没有办法有这样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