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位录像艺术家———马修·巴尼

      马修·巴尼带着自己的装置及录像艺术游走于无数重磅级国际艺术展,被称为美国90年代末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马修·巴尼用影像来阐述自己的怪诞世界,他的作品有一丝丝神话色彩,极具前卫时髦的视觉构图和色调。

马修·巴尼

    马修·巴尼1967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98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艺术专业,在此之前他是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巴尼的母亲是一名画家,可以说,他是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最初的艺术启蒙。青年时期的巴尼非常痴迷于体育运动,在高中时就曾加入校内摔跤队,源自于学生时期体育运动的身体体验和大学时期的医学学习经历最终成为巴尼之后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一条脉络与出发点。

      巴尼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艺术实践活动,《绘画抑制》系列始于1987年,直到1991年在纽约的巴巴拉·格兰德斯顿画廊举办了第一个人行为展示,这才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展示是他的“绘画抑制”的一个延续。首先这个作品是场行为,巴尼携带各种登山装备,像苍蝇一样爬到画廊的墙上,天花板上,然后他爬进一个冷冻间,里面放着用冷冻后的凡士林做的长凳。整个行为被拍摄下来之后作为影像作品在画廊播放。《绘画抑制》系列目前有16部,早期影像作品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叙事性和故事情节,但在以《绘画抑制7》开始的之后的创作中,叙事性和故事情节显露出来。


《绘画抑制》

      这是马修·巴尼组装了一些运动器材,限制了自己的腿部和手部动作,通过一个长杆往墙上去画画,可想而知墙上的画会是什么样子。马修·巴尼让自己的作品成了影像、行为、装置的混合体。

      该作品通过外在束缚下的连续动作和行为,表达出了一种压力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

      巴尼对于创作核心观念不断地思考,在《绘画抑制》系列创作的同时,他从1994年又开始创作《悬丝》系列。巴尼通过这种对人类生命本质的、原始机能的思考,来隐喻人类潜在的生物性和能力极限、生命束缚等问题。同时他也暗喻美国社会现存制度下潜在的危险和种种奇诡的现象。

      我从《悬丝》系列中看到很多chiluo得彻底,毫无遮掩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我惊叹,可这样却是最直观,最具有自然说服力的艺术表达放大了巴尼所看到的社会现象,我看到了他对变态、扭曲的宣泄,好似受虐的心理。


《悬丝》

      作品《堡垒》围绕“狩猎”主题及与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艺术创作,讲述了一个发生于爱达荷州锯齿山脉中的猎狼故事。对神话传说、自然风貌和生存状态等主题进行探索,并融入他一贯的实验性、先锋性创作手法。整个《堡垒》系列的核心是影片,除此之外还包括由烧毁当地树木作为模具浇铸而成的雕塑、雕版画以及电镀红铜版制成的系列作品。

      《堡垒》这部作品与美国现实社会紧密贴合,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的深刻观察的视角。


《堡垒》影片截图



《堡垒》装置


《金属块》

      马修·巴尼的作品令我深感震撼,我认为他的作品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大胆又前卫,其表现的却又十分晦涩,有种独特新奇的魅力,也蕴含着深刻难悟的意义,就像漩涡一样吸引着观众,他融合雕塑、神话等各种元素,艺术形式巧妙多变,他的怪诞是备受争议的,但也正是他的怪诞造就了他。正所谓,艺术,不是为了迎合大众而存在的,而是发人深省又令人深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