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画过一幅《绿柳鸣蝉图》,送给了著名的收藏家徐鼐霖。该画画了一只大蝉卧在柳枝上,蝉头朝下,作欲飞状。蝉的神韵与柳条的飘摇,格外生动。徐鼐霖得到此画后,爱不释手,特意去找齐白石,想请其在画上题首诗,以作为徐家的传家宝收藏。
不曾想齐白石仔细看了一番后,胸有成竹地说:“此画谬矣。蝉在柳枝上,其头永远应是朝上的,绝对不能朝下。”诗自然没有题成,徐鼐霖败兴而回。他只好把画拿了回来,并把齐白石的意见转告给了张大千。张大千听后并没有说什么,但心中并不服气。
抗日战争时期,张大千回到四川,住在青城山上。夏天的一个中午,居处附近的蝉声恬噪得甚是厉害,他与弟子还有画家黄君璧一块儿去查看,只见几棵大树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蝉,其中大多数的头朝上,只有少数的头朝下儿,附近几株柳条上的蝉则无一例外的头朝上。这时张大千想起了白石老人的话,大为敬佩,只是还未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抗日战争后,张大千回到故都,专程去向齐白石请教这个问题。齐白石说:“花鸟画鸟虫看似貌不起眼,但必须要有依据,多观察,方不致闹出笑话。拿蝉来说,因其头大身小,趴在树上,绝对是头在上身在下,这样可以抓得牢。如果是在树干上,或者是在粗的树干上,如槐树枝、梨树枝、枣树枝之类,偶尔有头朝下或不足为奇,因为这些树枝干粗,即使是头朝下,也可以抓得牢。但是,柳树枝就不同了,因其又细又飘柔,蝉攀附在上面,如果头朝下,身在上,就会站不稳了。所以我们画一张画,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虫兽,都必须要有深刻的观察体会,然后再动笔。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所画对象的真实姿态,和它们的栩栩如生的气韵风格。否则画出来的必然不像,与现实的不合、、、大千先生,你说是这样吗?”
张大千听了齐白石的这一番话,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觉得齐白石这种严谨的敬业精神与踏实的作风,正是其作品雅俗共赏、老幼喜爱的奥秘之一,的确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张大千在回忆录中为此事这样写道:“真知,乃实事求是为根本。无论做人处世,还是作为职业,都要有一颗坦荡的心去面对真相,让事实成为人生信条的操守。”苏轼也借古语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陆游也说过:“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真知来自于实践,欲求真知,我们还是应该“眼睛向下”一些,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