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5)
天坛
文/石岩磊
由天安门南行4公里,便到了天坛公园,它原先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求五谷丰登的场所,主要由祭天的圜丘坛和祈谷的祈年殿组成,另外还有皇穹宇、丹陛桥、皇乾殿、祈年门、斋宫、神厨及宰牲亭等建筑,占地面积达273万平方米,大小与颐和园相当,是故宫的4倍。天坛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其后490年里,先后有22位皇帝在此举行了654次大典。
他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祈谷,祈求天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然后在冬至再祭天,感谢上天的恩赐,犹如民间的先许愿、后还愿一般,这两项活动是固定日安排,有时也会在遇到洪涝、干旱等天灾时,临时进行祭祀典礼,以驱灾避祸祈愿平安,其实与地方上的跳大神有些类似,只不过皇家的祭天要规模宏大、隆重庄严许多,就连各式建筑也有颇多讲究。
比如,圜丘特别注重数字九,所有台阶、栏杆、地砖的数量都是9的倍数,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它不仅与“久”谐音,寓意天长地久,而且它是最大的阳数,可代表无可比拟的天,皇帝就有九五之尊的称谓。而祈年殿的里层有四根高18米的巨大镏金龙井柱,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中间是象征1年12个月的12根朱红金柱,外层则是体现1日12个时辰的12根檐柱,加在一起正好喻示着28星宿。
尽管帝王们都无比虔诚地在天坛进行祈祷,但灵验与否则另当别论,充其量不过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花架子,是安抚民心的一种手段罢了,而历史上却有一人对此寄予厚望,他就是中华民国第一位大总统袁世凯。1914年的冬至日,袁世凯身着帝王盛装在百官的簇拥下,郑重其事地诵词作法。这出闹剧的目的是,袁世凯在为自己当皇帝做铺垫,诚心诚意地祈愿能顺利登基,然而天不作美,袁大头只做了83天的皇上就在民怨沸腾中不得不自行下台,不久便气绝身亡。
现在,天坛已变身为全民健身的理想场地,公园的五分之四被植被所覆盖,上百年的松柏就有3500多株,漫步其中犹如置身于天然大养吧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老头老太太来此锻炼身体,随处可见踢毽子、练拳、跳舞、打太极的老人。我的一位老领导也每天到这儿练剑,年过八旬的他面色红润步履轻盈,我曾问其保养的秘诀,他朗声答道:“心大!”是啊,天大,地大,不如心大,健康才是第一要事呀。
大概,这些阅尽人间沧桑的老人们,已对身边的祭坛熟视无睹,在他们看来,每天的开心快乐胜过任何形制的祷告,与其求上天保佑长寿,不如自己多活动筋骨。只是不知道那些长眠地下的帝王们,是否对平民百姓“践踏”圣坛感到怒不可遏,是否对凡夫俗子的笑逐颜开艳羡不已呢?可谓是,祭台依旧在,几度朝代改,恒古不变螭龙首,物是人非观光游,祭天礼地空悠悠,唯有炊烟暖春秋啊。
2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