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成都的七月,闷热中加点潮湿,犹如蒸笼。谁知,一路向南绿林盛放。满山遍野,树摇轻风,树下林地里,苜蓿草叶和蒲公英的嫩芽,在烟雨蒙蒙中脉络分明地透亮着。哪怕是磅礴大雨,竟有一份儿爽意。
似乎每次都以冲动来给自己找虐!而后为了那个不为人知的任务或是信念,疾速奋进。在得知有这样一个机会能链接到大师——张齐华老师时,内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兴奋,独自一人迅速报名、填表、缴费、请假、奔赴。
在我以往的意识中,这支团队,个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几乎从未想过能亲临现场,能与大师进行面对面的链接。但如今,真的实现了。
事实上,对社会化学习的好奇与向往,来源于对张老师课堂教学的模仿。撇开成绩不说,孩子们真的思维不再僵化,不再为考试而考试,我们练就的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学习力。
上午的培训由幽默风趣特具有模仿力(请聚焦,他穿的格子T恤,呵呵)的曹宁宁班主任来主持开场。刚开始不明白他大费周折地搞活动干嘛,结果是有目的,分组找组长。而后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两位美女老师,姚晶晶老师和江晓丽老师来主持整整一天的讲座。上半场主要聚焦的问题如下:
a.什么是社会化学习?
b.社会化学习的应用场景上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c.社会化学习的构建模型?
d.现实课程中理想的社会化学习是什么样?(张齐华老师课例)
以及特别强调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评价一堂课的的效果主要看的两个重要的方面: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没有达成?
学生是否发生了真正的学习?
实质上,在上学期,我已经尝试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我是这样来测试:学生的思维是不是真正地发生的。我以具体题型来讲解的,而后问学生:你听懂了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听懂了。随之,我说那么请一位同学讲解一下。我就找了全班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一位男同学。他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表述不清楚。同学们顿时都笑了,有位同学脱口而出:傻眼了吧,还说听清楚了。瞬间我明白了:学生的思考并未真正的发生。
上午后半场的讲座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如何实现这样的社会化学习课堂?学生课前需要投入多长时间来做这件事?通过怎样的流程让学生能够这样的训练有素?小组长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社会化学习要求教师所要具备哪些能力?
1.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2.清晰准确具有感情的语言表达能力。
3.具有阶梯度的设计能力。(学习单的设计)
4.共情力。
5.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效问题)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社会化学习存在的阻力:
1.小组长不具备这样逻辑清楚的表达力,不会提问,不会表达,或是表达得比较单一。
2.小组内学习力稍弱一点的孩子不愿意表达。(因为不会,所以不说。)
学习社会化学习的效果:
1.拓展学生的视野及见识。
2.激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提出问题。
3.对小组长一个很大的锻炼。(语言表达力、提问力、逻辑思维能力)
4.促进各个同学的共学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种种思考,不料,下午主要针对学习单的设计?这个问题是我们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学习单的设计要有科学性、延展性,还不能脱离学习目标。两位才华横溢的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1.社会化的学习需要怎样的学习单?
2.如何有效设计一份社会化学习单?
……
正在思考中,据说张特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先不唠嗑了,赶紧筹备去。